擁有東吳大學法研所碩士學歷,因當年服務貿易協定之爭議,楊貴智選擇與同學們一同創立「服貿科普文計畫」,希望能夠傳遞國際法的知識,而後更名為「法律白話文運動」。楊貴智成功地扮演了法律文化的推廣者,使法律知識普及至社會大眾,以法律媒體《法律白話文運動》創辦人以及 Podcast 《法客電台》 主持人活躍於網路上,至今仍持續為國內外重要時事、議題,提出法律問題相關討論,同時也跳脫大眾對法律的既定印象。「法律白話文運動」為法律人開拓新的生涯選擇與方向,走出法律人的獨立媒體之路。
「機會來的時候,卻沒有能力接住,是最大的遺憾」
楊貴智認為人才飽和是這個時代每個產業都會面臨的問題,並不局限於律師產業;並且認為這是一個需要思考但不需要擔心的問題。不管人才飽和與否,我們要做的是不斷精進自己、能學多少東西就盡量學,增加自己被看見的機會。學習的項目並不一定要預設未來有用,單純抱持著多學習一項技能或知識的積極想法,讓自己產生更多的可能性,並具備更多能力才是關鍵。
楊貴智建議每個想嘗試創新的學生,要先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是否真正理解其行動的意義,還是只是為了追求所謂的創新而創新呢?而在接受市場的挑戰時,要問自己兩個問題:為什麼台灣社會需要你的產品、以及自己可以改變什麼?
法律白話文目前還沒有很成熟的商業模式,仍以業配廣告收入為主,團隊正在致力於提高影響力和能見度,並且強化訂閱制度。楊貴智表示未來會繼續摸索更多商業模式。
議題的開發和選擇需要透過不斷地觀察,持續關注新聞,並且查看最近是否有團體在倡議的項目、立法委員提案,或是NGO是否有針對任何議題發表聲明,大概就可以了解目前什麼議題是台灣正在運作的。
楊貴智認為法白團隊對於內容的包裝以及議題的敏感度很高,於社群上吸引讀者互動及追隨,而這正是他們所擁有的專業能力。
「法律並不可怕,相反地,法律是用來保護我們的工具」
民眾會覺得法律很可怕,是因為白色恐怖時期,導致民眾對法律持有害怕的態度、不太信任公權力。我們希望能讓法律變得親民,這是法律白話文想要改變的事情。法律白話文的目的並不是要讓法律變得白話,也並不期待民眾能獲得自己打訴訟的能力,團隊奔跑的目的是要讓更多人接觸到法律知識,進而培養法律素養,在事件發生時不至於毫無頭緒。楊貴智相信這是台灣成為法治社會的必經之路。
————————————————————————————————————
🌟2021政大徵才月🌟
#玩轉彩色職涯 #摘採你的夢想之花
「政大徵才月是全政大的徵才月」,徵才月舉辦的活動,為全政大不分院別科系的學生著想,期許透過一系列職涯活動,讓政大學生對職涯發展有更多的了解,減少迷惘的時間成本,也讓企業找到適宜人才。
▍FB粉專@政大徵才月-所有活動詳細資訊、報名連結都在這
▍IG粉專@nccu_careermonth-追蹤不錯過精彩限定內容
▍Youtube@政大徵才月Official-2/24 至 3/24 每週三、五晚上 9 點帶你去「企業參訪」
▍線上博覽會-提供線上職缺資訊與投遞履歷的管道
© blink.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