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前景娛樂都會提供實習機會,一向都是透過大學相關科系的系辦來公告訊息。前景雖然強調互聯網與社群媒體的運用,卻始終沒有透過自己的臉書來招聘,或許同事覺得不夠focus,觸及的面向太廣,但仔細想想,製作電影與營銷電影跟大學唸什麼本科沒有太直接的關係,我自己就是土木系畢業的,真正有關連的反倒是人格特質與對電影的熱切想像。上週在坎城接受一個大陸媒體的專訪,聊了許多我自身的背景、前景的行事態度以及我對電影創作或產業本質的哲學看法。講著講著,我提到了多年來從前景公司開啟電影之路的眾多實習生們,以及他們如何從實習變成兼職、專任、正式員工,如何迅速成為公司主幹,如何在23歲就被推上戰場,經歷職場最大的成功與挫敗。當年跟我一起創造《再見了,可魯》近億票房奇蹟的領軍主管就是剛從實習轉為正職不久的23歲的女孩,土耳其學系畢業的,後來她到了大陸,成為中國與美國大電影公司的頂尖銷售主管,現在也不過30出頭。然後我又想起這半年多來跟我密切工作、剛畢業就歷經三個重要導演(趙德胤、畢贛、David Verbeek)新片的製作與營銷的年輕同事,她是去年的實習生(非暑期、大四下),也不是本科,本來只是來多接觸、多探索的,沒想到被延聘為正職的第一天就被推上戰場,成為我在泰國拍片的台灣製作協調(尤其是面對各投資方與會計師的唯一窗口),當時甚至不滿23歲。一個多月前我問她,要不要書寫一下自己的經歷與感想,做為招募新一批實習生的引子,她說她試著寫,但後來也沒理我,然後我們又忙著出國工作了。直到我從坎城回來,發現都已經五月底了,也有一些履歷等著我看,於是我決定自己在臉書上寫點什麼。
你說我們任性也好、喜歡創新也罷,前景是個很隨便的公司,隨便,指的是不太按牌理出牌,不拘泥於常規或過去的經驗。畢贛在台灣時有一場跟林強的對談,我突然找了一位17歲的高中生來擔任主持,我前一晚才認識的。Why? 因為她是一位自學的高中生,沒去學校的,有著相對的率真與自信,我認為跟《路邊野餐》的特質和畢贛的許多行事作風接近,於是做了這個其實沒有負擔的決定,這就是前景的作風。去年發行《冰血奇緣》,票房很差,但我們的確採用了新的營銷手段與新的科技工具如AR,也大量跟中國取經,學習新的溝通方式,在互聯網上,對岸的確有先進之處。但換到《路邊野餐》時,我們又採取了令對岸歎為觀止的文藝到底的手段。事實是,針對電影的營銷或製作開發,我沒有比十幾年前的我多多少勝算,每一部電影都是從零開始,從頭探索。我們了不了解市場,非常了解,甚至深諳大陸與全球市場的脈動,但有沒有穩操勝算的對策,沒有。電影人就是創業家,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提昇自己的品味與增進自己的經驗與知識。剩下的,就是靠緣份,以及能夠承擔失敗的人格特質。
所以前景娛樂到底在做什麼?影視製作、電影發行、偶爾做點策展與國際推廣。過去有哪些作品?自己上網搜尋。
回到正題。如果你是大三升大四的學生、或是研究生、或是應屆畢業生,希望透過七八兩個月的暑假來實習(無薪),探索可能的電影之路,歡迎將以下資料Email到公司的信箱:info@ffe.com.tw
(也歡迎陸生。)
1. 履歷、自傳、實習企圖(我們最關心的是社團與校外的實習或工作經歷。)
2. 作品附件(文字、圖像、影音、企劃書...)
其他的條件都是很主觀的,因人而異,因心情而異,它是一個人格特質的綜合評估,我也沒辦法具體說明。但如果你對電影產業沒有絲毫想像、甚至不太可能將電影做為未來的職場(大多數的前景實習生都留在這個職場),只想點水體會一下,前景可能不合適你。如果你對新的科技、數位生活、流行文化、世界脈動漠不關心,前景也不合適你。如果你連PS修圖都不會、英文不太好,前景可能也不合適,工作起來會很吃力。如果你超有自信、成績超好,把一輩子的計畫都訂好了,也別來前景了。電影的本質是「分享」,如果你絲毫不想分享你的看法、態度、或人生細節,前景也不算是個最合適的地方。
何時之前得寄來?儘快!畢竟在看一些履歷了。
具體實習內容是什麼?有機會面試再說。(反正實習內容比百大公司強100倍。如果你還問我,我前面第一段就算白講了。)
我們想找多少人?無所謂,一個都沒有也沒關係,反正就是緣份。這裡不是有制度的婚姻介紹所,自己的愛情自己去探索。
電影就是充滿了留白、猶豫與驚喜。
講到這裡。有緣就見面。後會有期!
─ 黃茂昌
官方實習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ffe.tw/posts/10153776068851939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