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再重來一次,陳雅倩提到四項希望在大學時培養的能力:
不要忽略基本學科,若要待在商業界,更加要好好把握會計、經濟、統計等基本學科,在大學時念好、學好。以自身投入保險公司的經驗來說,這些常在工作上討論的東西,若能維持得宜,在延伸實務經驗後,有助於更快進入狀況。
實習對仍處於校園的學生是很好的機會,透過實習去了解喜不喜歡這個環境、能不能接受這個產業,加上風險小,且學生身份是個保護傘,提供更多機會和空間去嘗試。她在大學時有過不少打工經驗,甜點店、書局、家教等,陳雅倩坦言,當初接家教純粹為了薪水,相較於其他工讀時薪較高,否則她認為家教最浪費時間。
進入職場前,練習簡潔並有邏輯地陳述一件事,光看一個人的信件書寫架構,就可以了解他的思考模式和組織脈絡。這與東方、西方教育無關,如何系統地敘述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完整且明確地表達,著實重要。
最後一點是珍惜你愛的人,當社會功利主義告訴大家如何成功、什麼才叫成功,告訴你要進大公司、年薪百萬,又提醒大家如何將工作擺在第一位,卻沒有告訴我們,當我們專注在工作的當下,要如何珍惜我們深愛的人?每個人選擇的優先順序不同,但不論你選了工作或家人,都有風險。
給想要實習的你:
陳雅倩以自身的經驗給大學生一點建議:不要因為系所侷限自己,各方面都去嚐試看看,實習是了解那個產業和環境最快的方法。
現在回想起來,陳雅倩認為,大學時代的她過於在意他人眼光,想要告訴現在的大學生:適度忽視別人的眼光,不要總受別人影響。「商管畢業就得從商,」這個固定思維已經被外界眼光所框限。陳雅倩以之前帶過的實習生為例,畢業之際有幾個工作機會,一個是霹靂布袋戲的特助,另一個是一般公司的MA,喜歡霹靂布袋戲的,,但那個實習生一直在內心渴望和世俗眼光中搖擺不定。
陳雅倩有時還是會思考,如果當時選了其他行業,現在會是怎樣?但如果都只是如果,到了一定職位後,已經沒辦法再走向別的路,畢竟,從頭開始的勇氣不是誰都擁有的。
X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