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到某外商的phone interview,
那家外商的那個部門算是我的super ideal choice,
雖然不到夢幻等級,但也是我非常渴望去的地方。
Phone interview大概持續15分鐘,
讓我感動的地方是面試的人不會叫你自我介紹,
相反地,他把你的履歷詳細看過,連你是幾年級都記得
(超感動,覺得這是一家我遇過最用心的公司)。
因為我投的部門是很吃金融專業知識的部門,所以我們話題基本上圍繞金融知識轉。
基本上問的問題很廣泛,但回答要點就是:要回答到點。
如果沒回答到點,還不如直接說不知道。
下面列出幾個我覺得很有代表性的問題,
因為這些問題一問就可以讓人知道你是真的懂還是不懂裝懂:
Q1:你平常都看什麼?
大忌:你投的是金融業,不是出版社,所以不要回答《第一爐香》、《我們仨》、《鱷魚手記》之類的書。
這個問題的意思其實是:
你平常都接收什麼樣的財經資訊?
所以你的回答方向起碼要是財經媒體,更深入一點是財經部落格。
不要千篇一律回答WSJ, FT, Bloomberg…
這三個答案快成為「我每天都會看財經新聞」的必帶答案了。
你只說這三個還真的沒人會覺得你很深入瞭解金融市場。
這三個的確是指標性媒體,新聞也夠有水準,
但問題是面試官哪知道你是Google一下,得知這三者;還是自己真的有在看?
所以,請真的去看財經媒體、財經部落格。
說真的,如果你真的有在看財經新聞、專題報導,你不會把WSJ, FT, Bloomberg當成聖經在讀XD。
我自己是把他們當成news breakfast跟緊急快訊讀。
建議可以多看看財經部落格或質優的財經媒體,像是Seeking Alpha、Vault Guide、Dealogic、FiveThirtyEight、Value Walk。
Q2:你有做什麼研究嗎?
大忌:這裡的研究不是指做實驗、測數據,金融業的研究通常指基本面、總經面的研究;但也各部門的研究又不太相同,行銷部可能是市場研究、交易部可能是價量研究,總之不要亂回答,投什麼部門就回答什麼。
這部分的回答就是「照妖鏡」時刻,你做的研究深不深、你到底會不會,會馬上反應出來。
你的確可以偽裝,可以瞎掰,但細節問一問,你就會馬上顯形了。
這部分的問法會非常非常detail by detail,甚至會讓人有種「追問」的感覺。
以下舉例來說(只是自導自演的舉例,非真實情況):
Q:「您研究期貨是嗎?那請問您操作以大台還是小台為主?」
(這邊就能馬上看出你懂不懂行話)
A:「大台。」
Q:「那可否請問您的交易頻率?」
(準備挖坑囉~XD)
A:「兩到三個月進出一次,做一個波段」
Q:「那假設你現在放空,但被外資一路嘎呢?」
(坑出現了。)
A:「ㄜ……抱著啊」
(入坑了。)
Q:「會被斷頭欸」
(坑殺成功。)
A:「……(支支吾吾)」
「你最近做什麼研究」、「你對最近的市場看法」之類的問題,就是會這樣讓你原形畢露!
不過這也是展現自己的時刻,像是我自己對台股陸股有研究、也有實際操作,就回答得還可以;但對美債就完全不ok,我就直接說「我不知道欸」,不過好像說得太直白了QQ。
Q3:你覺得你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
大忌:講些「我樂觀積極、喜愛團隊合作、充滿熱情」的空話。
大家都很累……真的沒有人想聽你講空話,空話是拿去做pitch用的(大誤)。
你要直接明瞭說「到底可以帶來什麼」+「非常明確的例子」,二者缺一不可!
少了一個就會讓人覺得你在喊口號而已。
例如:
「我有分析能力」
所以呢?你分析什麼?問號問號問號?
「我有分析能力,我本身就會針對台股做研究,例如,我做航運股研究時,我會配合BDI與景氣燈號,作為宏觀的切入點。」
這樣別人才會知道你到底在幹嘛。
總之,這個phone interview經驗很特別,因為我是第一次做phone interview,而且還是帶著感冒破嗓邊咳邊講;萬幸的是腦子還沒燒壞,還可以回答得七七八八。
By 發霉的青春
1 則回應
2017-04-14 01:14 #1
推一個實用XD 我也接到PHONE INTERVIEW 只能說我太晚看到這篇惹QQ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