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演講時,常常會有人問,我是不是剛畢業?或是還在讀大學? (天啊,也太害羞了吧 >///<)
我怎麼可能還這麼年輕呢?哈
嗯...大學的剛畢業的年紀是22歲,好像有那麼一點遙遠,但也沒那麼遙遠
回想當初的自己,就跟現在的實習生/大學生一樣,充滿着理想夢想,充滿着面對新挑戰的熱情,出社會的期待,期許自己,往10年後夢想的自己的樣子前進
最近發現自己,很容易說 「這怎麼可能?」
或許因為接觸事情多了,開始變「實際」了? 面對現實,開始會恐懼了,開始害怕,沒有錢怎麼辦?下一步怎麼辦?
這就是所謂的,現實箝制了夢想吧
因為出社會後,開始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
什麼是客戶可能買單,哪些是客戶可能沒興趣
嘗試後,受挫,然後逐漸地,不想去嘗試,因為自己以為,可以預見了失敗
總以為自己這樣,叫做「腳踏實地」
但默默得,很有可能是作繭自縛,自己不斷束縛了自己,框架住本該無限的夢想
但是,當接觸的事情更多後,也會再發現
太多事情,是無法分析完整透徹的,很多事無法完全預想的,
就像人說的,If you are bold, you might fail; if you are not bold, you will fail.
分析出來的叫風險,踩出去就是機會,但什麼都不動,就一定是失敗
仔細想,很多經驗也是,以為對我們沒興趣的客戶,後來變成我們的好夥伴
一開始聽起來很有機會合作的廠商,到後來卻臨時喊卡
但是沒去嘗試,真的不知道結果
這為什麼要不斷提醒自己:
人生,需要方向,但不是那麼需要預設值
Never think small when you can think big
不斷反看著,當初的自己,還有現在的自己,發現:
剛畢業時,容易天真不切實際;
出社會後,太實際,反而要提醒自己,保持那純真
剛畢業時,只希望自己可以不斷作策略相關的工作,不想做任何繁瑣的工作;
創業後,發現所有的打工點滴,最前線的經驗,是如此的受用無窮
剛畢業時,總覺得自己很無敵,很有自信;
出社會一段時間後,發現那是一種自以為的傲氣;
但創業後,現實壓榨下,發現,那自信原來是這麼的重要,因為他是讓自己能撐下去突破各種挑戰的力量
不管怎樣的當初,與如何的現在,生命,就是這麼的奇妙
只能盡可能地享受它,各式各樣的經驗,就像顆顆珍珠,逐一串成那漂亮的珍珠項鍊
© blink.com.tw
2 則回應
2016-06-05 15:13 #1
很開心我22歲可以到到Blink實習~:))
0
2016-06-23 19:24 #2
推!寫得太好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