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4天是什麼日子?6月7日,對於台灣學生來講,這天不是節日,可能沒有什麼特殊意義。但對於每一個大陸的高中孩子,這一天是值得他們銘記一生的,因為這天是高考的開始。
我知道台灣升學主義下學生壓力也是很大,在報紙上看過學測的試題發現不比大陸簡單。所以這篇分享不是想要哭訴大陸學生壓力多麼大,只是臨近高考,感觸好多,當年自己經歷高考的回憶就浮上心頭了。
先簡單說一下高中的情況好了~我高中是一所全封閉寄宿學校,事實上蠻多大陸高中學校都是這樣,特別是高三的時候,住在比較遠地方的學生,一個月才有一次回家的機會,甚至一個學期才回一次。因為我們一個月連續三週,只有星期天下午放假。
平時大家都住在宿舍裡面,吃的是學校的飯堂,如果不是生病老師給你假條,一般都出不去學校,爸爸媽媽每週會來學校看我們一次。(聽起來有點像監獄哈哈~但真的是現實)
在宿舍的話,台灣有教官,大陸是舍監。我們學校蠻變態的,為了讓舍監查房能看清楚宿舍的人有沒有乖乖睡覺,我們的大門是有透明玻璃的,從外面可以清楚看到裡面什麼情況。學校是不允許帶手機,但是其實大家都會偷偷帶,但要小心只能在躲在被子里玩不要被抓到。
每天早上6點宿舍就會響起起床的鈴聲,大家洗漱完去上課,中午回有一個多小時的午休,晚上的話是10點關燈。但尤其是高三,作業做不完,也複習不完,大家基本上都會自備小手電,晚上藏在被子裡繼續讀。我高三的時候,晚上還會到廁所讀書哈哈。
高三的時候,三天一小考,每週一大考是常態。我們甚至每天晚上都有「小測」,指的是從試卷中拿一部分出來考,反正就是很常考試,試卷堆滿了桌子,堆得比人還高,我們就把腦袋埋在裡面繼續寫更多的試卷。
不像台灣有分一類、二類和三類,在大陸就只有兩種分法:文科生和理科生,都要學國文、數學、英文,文科生學地理、歷史、政治簡稱文綜;理科生是物理、化學、生物簡稱理綜,然後理科的數學會比文科難,國文英文都一樣。
考試的試卷以及佔比每個省不太一樣,但通常都是滿分750,國文、數學、英文各150分,綜合科的話,是一張試卷融合了三個科目的考題,每科100分總共是300分。成績能上600的就已經很不錯,如果能上700,差不多就是狀元的水平了。
對了有一點蠻不人性的,就是無論大學報什麼學校什麼科系,都只看總成績,不會看單科的,所以如果偏科是蠻嚴重的,哪怕你有一科再好都沒有用。
對了大陸是可以重考的,如果你不滿意這次的高考成績,可以再重新讀一次高三。當年我們班里也有好幾個重考生,但重考代價真的很大,這麼辛苦的一年,我相信沒有人想再經歷一次。
在學校裡,考前一週就已經停課了,全部課程改成自習。考前三天基本上不再做新題,都是重複看之前的錯題集。老師也不再像之前一樣拼命施壓,反而是很關心我們的情緒起伏,甚至還帶大家去足球場玩樂紓壓。
有些住比較遠的同學,他們的家長甚至還會特定請假,在學校附近租一個房子,在高考這幾天為孩子準備飯菜。
對於一個家庭,甚至整座城市,高考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在那天全市會封路,用作考場的教室外面車子是不能行駛的,因為怕喇叭會干擾到考生。警察會醫護人員也會到各個學校待命。
而6月7日和6月8日這兩天,儘管它已經過去快三年,但我還是清楚記得許多細節。第一天上午考的是國文,我記得我考完回到家(考試那兩天我都住家裡),突然想到我有一道佔4分的成語題好像寫錯了,我當下就整個崩潰躲在房間大哭,心想我高中三年做了1000道成語題,結果高考的那道沒有答對。我吃不下午飯,爸媽也是很心疼,下午我考數學的時候,眼睛還是哭紅的。但其實後來成績出來,那道題我是做對的。
最後一科是英文,當考試時間剩下最後五分鐘的時候,停下筆檢查,腦海中閃過的卻是高中無數個日夜,只為了這兩天。「叮叮叮」鐘聲響了,交出了答卷,隨著洶湧的人潮走回自己原本的班級時,突然覺得時間仿佛凝滯住,只有耳邊狂歡和喧鬧,有的人當場把書本撕掉從樓頂灑落,在漫天飛舞的紙屑中,我們的高中結束了。
很多人批判高考,說它殘酷、無情、一考定終生,但在我看來,高考是一份禮物,它讓人生變得完整,更重要的是它給了我一份勇氣,無論今後面對再多的打擊和困難,想到自己高考都熬過了,這點困難害怕什麼呢。
PS:我是理科生~~最後的高考成績是610分是正常發揮,我很滿意了。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