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學不免會接觸到所謂的營隊,不管是系上也好社團也罷,營隊這個詞對於大學生其實並不陌生。
大學這一年我一共遇到三個營隊,第一個可想而知就是大部分人都會參加的宿營,宿營到底該不該去不是我能評論的,我覺得,宿營是給大一一個認識其他人的平台,當然啦你也可以說這是一個糞活動邊緣人去了還是邊緣人啦哪有差。沒錯,宿營真的是要給會、或者說懂的而且想「social」的人去,對於他們而言宿營就是一個必要的存在。但每個人對於大學的規劃不同,有的人想拼命打工存錢有的人想社交當系夯有的人想死命讀書當卷哥卷姐,沒有誰對誰錯,套句國中讀到爛的課文雅量說的:「每個人都有等量的美的感受」,沒錯,學習尊重不同想法是大學很重要的一門課。
扯好遠,那第二三個營隊我在幹嘛呢?
自問自答好低能,第二個營隊是大二主辦的,我當然爽爽的當小隊輔,不用抗什麼責任,只要跟小隊員打屁聊天就好,也就沒什麼特別的壓力(頂多就是那種天啊明天要驗收戲劇可是我臺詞都沒被我一定會被黑這種無聊的小壓力。)
第三個營隊就是由大一舉辦了,這個活動我真的是看盡人性黑暗面跟光明面啊!
跟同屆辦活動是好壞參半的,好的是溝通容易,跟學長姐有時候沒辦法太直接,畢竟台灣該死的學長姐影響我很深。壞的則是,因為都是同屆,講什麼都有可能有人不服氣,Ex:憑什麼他是什麼什麼幹部啊我明明比他好啊! 唉拜託,人家會選誰撇除交情,要不要想看看自己的能力在哪裡啊?
辦這幾個活動說實在的,花錢花時間又浪費心力,花錢是因為辦活動不一定都會賺錢,浪費時間是因為辦活動嘛不練習怎麼行呢?還有會佔用到好大一半的暑假,心力是因為辦活動才不會讓你們交到什麼好朋友,只會讓原本的好朋友分崩離析,你會看清一個人的處事態度(有可能是別人看清你的……),進而無法再繼續和他當朋友(因為我這個人非常公私不分)。
你說,那好處呢它們在哪?
還是有的啦,不然營隊怎麼可能存在那麼久?至少我們學會了辦活動的技巧、團體默契,還有與人相處所需要的能力,以及辦完營隊滿滿的感動!
拜託講這些的人是不是有點太官腔太浪漫主義,我覺得學習到的最重要的是——拒絕的藝術。
什麼意思?簡單來說,就是say no,面對你不喜歡的活動你就勇敢的拒絕,都大學了幹嘛還委屈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情啊?不喜歡跳舞不喜歡帶團康不喜歡跟高中生講話,那你幹嘛去辦給高中生的營隊,這不是自討苦吃嗎?不要為了人情壓力去,想要有一個完整的暑假那就去吧,大學生本來就應該學習自己規劃,畢竟未來才沒有人幫你一步一步鋪好路讓你走。
講了那麼多,很多事不自己去嘗試是不會懂的,想評判營隊的好壞可以自己去參加過再來講,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回憶,蠻深刻的,真的。
#觀點放送_暑期日誌 #校園學習
#營隊活動血汗淚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5 則回應
2017-08-26 00:30 #1
我朋友都說營隊是他連想都不願意想起的故事😅
3
匿名
2017-08-27 10:42 #2
營隊真的是很難抉擇!
0
匿名
2017-08-27 10:48 #3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7-08-27 13:04 #4
在大學真的是學習拒絕的藝術,去從事心不甘情不願的工作,真的會很痛苦.且辦完事後總滿是空虛
3
2017-08-27 19:21 #5
在營隊獲得的緣分也是可以珍惜一輩子的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