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二上學期時,跟著朋友去聽了一場類似演講的實習說明會,當時對方是長頸鹿美語亞洲區的特別助理,原來是系上跟新公司簽了新建教實習的合作,希望台灣這邊的學生去上海當實習助教,待遇與服務甚至比在台灣補教界好上很多,為期一年的實習,提供來回機票以外,期間還提供返家探望親人的免費福利,月薪、公司聚餐、工作環境與挑戰度都不錯,不須特別的工作經驗,指要求對教育有極度的熱忱,聽到這裡大概有許多人都暈船了,我也是其中一個,拿著對方的名片就急著把履歷與自傳寄給對方。
看到這裡,你們一定覺得我是傻子,但是說服我的不只是公司的offer,更是那場演講。
在一開始這位特別助理,向我們說明他的出生,原來他是在法國學習汽車工業的學生,因為真的很喜歡汽車,所以看遍了所有關於車子的雜誌,法文是母語等級,又因為飽覽EVO、BBC Top Gear、Cars and Car Conversation等英文雜誌,所以英文也總說得特別好,從法國如何顛沛流離到中國,因為機緣巧合下認識了當時的亞洲區特別助理(就是他現在這個位子),一路上的過關斬將,遇到許多貴人後,等他真的當上特助時,原本在這個職缺上的人已躍上了更高更大的職位,後來有幸參加了世界教育創新峰會(World Innovation Summit for Education, 簡稱「WISE」),簡單來說就是教育界的普立茲獎,旨在推動全球教育創新與合作的典禮,他迫切地告訴我們,在台灣工作的我們,以目前的產業狀況,想要出頭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來這裡工作你不會是一個老師(Teacher),而是一位教育家(Educator),在亞洲的教育體系裡,很多事情漸漸崩壞了,除了確保孩子的學習狀況無慮,我們更在意的是道德教育,不需要去處罰做錯事的學生,不用恐懼來阻止他們做壞事,而是培養正確的價值觀與道德感,讓他們不會去做不好的事,也會自動承認自己的錯誤。」
聽到這裡我大概醉了一半。對剛脫離菜鳥新生的我,教育是一項很抽象的名詞,教育就是考試與讀書,PR值跟模擬考,偶爾可以偷休息的體育課還要被拿來考試,特別是自己生活在搖搖欲墜的教育體系,我的高中老師也鮮少告訴我甚麼是對的,甚麼是錯的,可能我不去做壞事的原因就是害怕被處罰吧!後半段的演講,主線拉回的學涯的探討,他告訴我們,「不要在還能拚的時候選擇休息,不要限制自己的想法,一個學汽車工業的傢伙,都可以成為大中華區最大的補教業的行政助理,你們也可以,一起為世界的下一代做一些事情。」,我知道在大二這個年紀,已經有很多人參與過許多活動,可能是某個全國性活動的總召,也有可能是Double major還贏的各種比賽的學霸,但還是有更多的人在茫茫的大海裡面,隨波逐流不知去向,或滿臉汗漬的逆流而上,卻還不能確定自己的未來方向。
最後他不登記有意想要去實習的學生,更不官方公布自己的聯絡方式,唯一的辦法就是在結束後去跟他拿個人名片,讓我們有4天的時間思考,如果願意的話,先寄一封信自我介紹,然後告訴他對於今天的演講有什麼看法,不論好壞都很歡迎指教,我覺得他很厲害的地方,不只是個人成就與他演講的方式,更是他抓住別人心思的招募辦法。後續就是我有寄信給他,履歷自傳也都通過到面試的階段,我被那些使命感吸引著,也被那些offer弄得財迷心竅,但在面試的部分突然喊卡了(壞榜樣大家不要這樣XD),想想自己雖然深知教育的重要,也喜歡認同道德才是教育的本質,但對於那些未提及重重困難,還有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教育業的態度,即使我真的拿到了這次實習的職缺,我也不會發自內心為這份工作感到驕傲,我的學生更不會快樂。
© blink.com.tw
1 則回應
2016-06-17 13:54 #1
好真實的心得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