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蝦皮在每一個帳號當中,都私訊了一則共度多少分鐘與買了多少件商品的訊息,這則訊息不仔細想,還沒什麼好意外的,但是當深入去解構的時候,似乎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當然身為一個學生的我只能進行不專業分析,但是順著我的腳步,也許會發現,電商現在真的處心積慮在攏絡你啊XDDD
感謝信的訊息方式
開頭用「謝謝你」,並針對每一個帳號進行一個購物基礎統計,向消費者報告。這種感覺無疑讓消費者有被重視的感覺,因為蝦皮不但感謝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更幫消費者清楚的歸納貢獻金額,這就是一種重視每筆消費的小巧私,所以當消費者覺得被尊重時,印象分數當然++囉!
文案的設計巧思
蝦皮刻意的使用「共度」這種浪漫的詞彙,讓明明是噴錢的人,講的似乎跟蝦皮渡過一場浪漫的旅程,而這種不經意的遣詞用字,確確實實的在我們腦中,植入了蝦皮好像滿暖的形象,有此可知,文案的每一個字真的都再傳達分常細緻的情感啊!
分享蝦皮成長的喜悅
這部分我試著一則一則亂分析:
1.app下載量成長:呼籲今年真的是成長好多,但有新的蝦皮商城app,也衝一下吧!
2.社群成長:利用社群成長的訊息,呼籲消費者共同成為蝦皮社群的一員,好誘惑你持續消費XDD
3.商品量增加2.7倍:這個就是消費者選擇變多
4.最愛買的東西:讓不買衣服的消費者,漸漸認為在蝦皮買衣服好像也可以,因為很多人都來買了
5.年度購物狂:一種鼓勵你購物的形象塑造
6.超越IG下載量:告訴年輕消費者,你有哀居怎麼可以沒有蝦皮
7.超級用戶數:塑造蝦皮滲透率很高,蝦皮未來將是你的好選擇
8.適當的業配轉換:文末的轉換機制,是所有推播訊息,必用的招數
限時動態的消費者推播
這部分是我覺得最驚人的部分,我自己不覺的蝦皮在想這個企畫的時候,有想過年輕人會在自家的IG限時動態進行,炫耀商品數量的行為,而這個行為無疑的再次提升這封信的價值,原因有以下幾點:
1.蝦粉主動在IG進行推播
這完全就是免費廣告的播送,還順便讓蝦粉塑造了一種,我購物我屌的感覺,讓蝦粉更牢固,讓非蝦粉更認識蝦皮的厲害,一箭雙射。
2.讓老蝦粉重新回鍋
我相信有非常多人像我一樣,因為身邊的幾位朋友,在IG上PO了動態,就自己偷偷地也打開好久沒開的蝦皮,去看一下這封信是殺毀,而這招又再次的讓沉默的用戶,在蝦皮上又活躍起來,先別管到底會不會購物,但至少讓一堆人又莫名地打開app了
3.年輕市場的精準打擊
這封信無疑是要寄給年輕的朋友,畢竟文中有提到IG(新世代的社群),也就這麼剛好市場很給力,消費者幫蝦皮直接PO在自己的社群動態上,做了非常精準的曝光。
看完了上述的亂分析後,有沒有覺得蝦皮的招數真的是無所不在啊!
圖片參考:
來下個結論:
社群行銷這種東西,在市面上有各式的說法,但有時候,我自己回過頭來想的時候,社群行銷大概只有三點,第一:跟著社群一同成長,了解真正的社群在意的內容,因為社群的口味是會轉換的,跟著社群成長,才能永遠贏在前頭,第二:無窮的梗,多數的人對新的表現手法,都會感到新奇,甚至對於視覺或是特殊巧思的內容,一定都會再三過目,第三:敏銳的觀察,年輕世代的IG限時,是拿來發廢文的,這件事我想多數的主管絕對很難理解,因為35以歲上的他們不再是年輕人,他們也很難意識到,發廢文對年輕世代的重要性,但殊不知若能意識到甚至是觀察到,也許連發廢文的這個小點,都能衍伸出更多在社群上的策略,所以我認為如果要在社群的世代裡,活出一條路,就必須具備學習、創意和同理等能力。
剛剛打完了結論,自己看了都有點虛XDDD,因為還是沒講到底怎麼做社群XDD畢竟我也還在學習,所以只能打得出這種似是而非的話XDDDDD大家就饒了我吧XDDDD
改天看到甚麼社群的書,再上來打一些深奧論述,裝逼一下XDD
我是鐘鐘_如果喜歡可以幫我按個愛心或一起討論
其他筆者相關文章請點:
【評論分享】東方快車謀殺案_善惡的彼端_最暴雷的那種
【心情】上周我生了一場重感冒
【觀點徵求】實習這檔事~
【觀點放送】履歷、面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為甚麼存在」?
【觀點徵求】從「團體報告」的荒謬,省思教育與人生
【觀點放送】論窮人與富人思維
【觀點放送】報導者_廢墟裡的少年_聽後有感
【觀點放送】從菲律賓_火辣臺步國王論男同志存在
【觀點徵求】先衡量命運,再來選擇吧!
【觀點放送】利他就是讓你被暖到的意思!
【心情小記】是的!愛情或一段關係是需要練習的。
【觀點徵求】頂大與學店只是社會的樣態而已
【觀點放送】從私立大學與國立大學之間歸納人生的解
【時事有感】你需要去同志大遊行的理由
【觀點放送】男性球隊的女性球經與性別關係?
【觀點放送】不要再問男同志,你是當男的還是女的?
【觀點放送】原來這就是「開智慧」
【工具文】錢包掉惹教戰守則(圖文並茂)
【開學有感 觀點放送】希望成為一個自己不討厭的大人
【觀點放送】三種創業,三種價值
【觀點放送】當男同志成為一種職場優勢時!
【心情小記】我不想成為父母生命中的過客,但我情不自禁
【暑期日誌_評論分享】天才的禮物_我們總是追逐的價值
【暑期日誌_評論分享】以前旁邊第一名的同學,其實在賣洗髮精給你?
厭世文PK賽- 自由與厭世
【暑期日誌_打工實習】這次的實習,想談的不是工作,而是一場對話
#現實中的大學生活:從孤獨中學會勇敢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9 則回應
2018-01-06 #1
不同產業和領域的社群特性都不同,自己看了各方「社群行銷」達人的分享,感覺繞來繞去都是講那些,或是有些號稱大師卻都拿別人成功的案例來自圓其說自己的觀點,我是覺得直接進入實戰磨練是最快的~
1
2018-01-06 #2
To 小波,
真的,我也是這麼覺得,繞來繞去真的都是那些,感覺真正自己去經歷,比起徒來的講幹話,還要來的好。
0
2018-01-06 #3
我沒有蝦皮帳號,請問可以有截圖嗎?想學習參考!
0
匿名
2018-01-06 #4
鼓勵了作者
0
2018-01-06 #5
想看原文案!
0
2018-01-06 #6
「講來講去都差不多」小波講的超中肯
0
匿名
2018-01-08 #7
鼓勵了作者
0
2018-01-10 #8
我有放上幾張圖供大家參考囉!!
0
2018-01-10 #9
分享我的實戰經驗~
【不藏私公開】三週突破17萬的募資全攻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