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背景的我,在大四時確定了未來要轉換到策展、行銷的領域,但也因為身負經濟壓力,在挑選實習時非常挑惕XD 我心目中的條件大致上為:合理的薪資、自由的風氣、彈性的排班、用心的教導、有興趣的產業。(要通通符合真的真的非常難找阿)
然而,當我看到Blink的文案:「讓學生只要有點子有想法,就能在這個平台上盡情地揮灑,因為有個Blink當他們的專屬行動幫手,這,就是Blink的精神。」、「有活動/社團經驗比班上第一名更好。」便決定不管怎樣我一定要進這家公司!而事後也證明這個選擇是對的~(豪開心
或許Blink更看重豐富的校園活動經驗,所以雖然我沒有上過任何行銷課或相關經歷,還是很幸運的錄取了社群行銷實習生。
從0到1再到 ∞
在Blink實習會從最前期的企劃開始、不斷查資料以及簡報、與團隊夥伴反覆討論行銷企劃,簡報技巧和分析問題的洞察力就這樣在當中很快地培養起來,加上自己在行銷方面是從零開始,所以每一次的開會都獲益良多,也是在這個動態過程中,周全了自己的思考邏輯,不斷檢視自身對於社會及產業環境的理解,因而作出更準確的判斷,對於不愛讀書的我這更有發揮的空間,也讓我的小腦袋越來越靈活,天馬行空外仍保有嚴謹的邏輯和清晰的脈絡。
從雙向溝通到多向的整合
企劃案達到一定的完整度後,就是宣傳、推廣以及後期的執行、評估了。由於Blink屬於扁平化的新創組織,所有點子和問題都能與老闆直接討論,而這樣第一線的溝通除了立即檢視自己的不足 、讓想法更為周全外,也可以學習老闆用什麼樣的格局看待公司的大小事,本來習慣分析式思考的我,開始練習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從定義需求、發想創意到實際操作中,思索更多商業的可能性,更在跨域團隊的合作裏,挑戰自己整合資源和團隊的能力。
實踐創意,與公司一同成長
經過三個多月,結束兩個專案後,我覺得最大的成就感來自於「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挑戰」,因為真的有太多不擅長的事情了,專案執行、社群經營、文案撰寫、平面設計、廣告操作等等,而在我們這個年紀,其實大家能想到的都差不多,突出的關鍵就在於是否用心思考,是否給出一個邏輯清楚又有說服力的提案,至少要可以說服自己。而有價值的產出自然會得到更有價格的對待,當規劃已久的行銷企劃終於被實踐出來時,內心的激動是難以言喻的,而我想這也是在Blink實習最特別的地方。
不能只有行銷,還要做經營者和管理者
因為是經營者,所以必須洞悉全局,做對的事情;
因為是管理者,所以必須考量成本,把事情做對。
這一學期中,不斷提醒自己在構思企劃跟執行工作內容之餘,要有這樣跳脫框架的思維,恩...不是很容易,卻一次又一次,發現自己的觀點時愈趨成熟,在發想提案時也更精確。
最後要謝謝美麗大方又有智慧的Han老闆給我們很多的彈性和自由,讓身為實習生的我們保有當初發想的創意,佐以實用的分析、建議和修正,完成一個又一個超乎我們想像的專案。
用一句話作結:「Don’t think small when you can think big.」
(文/小波)
1 則回應
2016-07-06 21:37 #1
謝謝小波的分享 💓💓💓 我也在你們身上看到&學習不少!讓我們一起為未來努力把~~ sky is the limit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