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為一部我「沒看過的」電影來寫影評,與其說是影評,也許應該歸類為感想吧。這是我對於這部「沒看過的」電影作的感想,以我的「沒經歷過的」親身經歷來感受,清楚地寫下這一切。
文/周永祐
那天傍晚,我在漸暗的日光下,見到了一位初次見面的網友,我們認識的契機是前陣子,FLiPER 在募集新的一批寫手時認識的,雖然我要再整理幾篇完整的文章給編輯部,才有機會過審,但她的文章已經上平台,幾天前的文章,還是上了熱度排行榜第三名。
日光漸暗,夕陽也算是落下了,她稍微瀏覽了一下實踐大樓A棟的建築外觀,而我也久久一次認真地注視了校園建築的輪廓與細節。她參加一個電影同好會,是與外語來進行討論的,當天晚上,他們要討論《倒帶人生(Mr. Nobody)》這部電影,我想自己所列的片單也不少,至少三百多部電影,但我還蠻意外地沒聽過這部電影,Mr. Nobody 在中文的片名翻譯裡,還有一個名稱叫做「無姓之人」,是說主角忘記自己的姓氏是什麼的意思嗎?
這部電影的劇情主軸,是說主角是全世界唯一僅存的凡人,凡人所指的是壽命有所限,而其他人的生命已經不死,或許是經過某種生理改造吧。
這時主角已經是118歲的老人,身為最後一個死去的人類(其他活著的都不死了),他在醫護所的床上接受了一名年輕人的訪談,開始回憶過去的記憶。
他的過去是曖昧不明的,充滿著許多不同的可能性,有可能是這樣,也有可能是那樣,一共說了約有十一種的可能支線,並有三種不同的死亡結局。但問題是主角此刻還活著啊,所以這些記憶是幻想,還是不同可能性的輪迴,或平行宇宙,或還有其他的可能?
當我曉得是這樣的劇情設定時,我不禁想起自己「沒經歷過的」親身經歷。這就是另外一段故事了。通常在我說『這就是另外一段故事了』的時候,我所說的話就在這裡告一段落,但今天我會把這另外一段故事所講出來,這另外一段故事,是發生在今年夏天。
今年夏天的其中一天早上(忘了是哪一天早上,畢竟今年夏天很長),那時候我買了麥當勞早餐,一邊吃,一邊搭上公車,在十分鐘路程中,我心情深深地動搖著,心想:『如果我剛才在買早餐時,使出超能力的話...』
好,一定要在這裡先講清楚,我並不具備這裡所提到這項超能力,這項超能力是這樣的:我可以憑空捏造一段過往的歷史,融進我現在所前進的這個時間軸裡。或者,我可以牽出一條線,前往具有另一個可能性的世界。
簡單來說,有幾種說法和假設,一種說法是,我可以踏上有曾經發生過特定事件的某個平行宇宙。第二種說法是,我可以改變過去所發生的事,不管這現象是如何發生的。第三種說法是,它就是這樣發生了,毫無前因後果的。
第二種說法和第三種說法看起來很相近,但在實際操作上,的確有所不同,第二種說法的假設是這樣的,我可能在未來五十年或多少年後,搭上了時光機,去改變過去的那項事件,也可能我無意之間將這件改變寫成文章,而其他能真正改變歷史的人讀到了,就在我決定要改變過去的時候,那篇文章也在未來成了定案,於是他們在未來改變了過去。或者就只是一個念頭,無形之中牽動了什麼過去的變化。
而第三種說法的想法是,事情就是這樣發生,沒有為什麼,沒有原因,也沒有手段。
自從今年夏天我有這個念頭以來,我一直掛念於心,想將這些想法轉換成確實的文章,但又無法下筆,原因很純粹只是因為我不想寫小說,不想寫虛構的故事,僅此而已。
但這個「想像」對我來說太有壓力,我想我有壓力,就一定要寫下來,寫下這段故事,正如我過去寫下許多故事一樣。
我想可以稍微多提一點,關於這項超能力運作的細節,以及這些超能力是如何運作的原理(或許寫出太多,對現在這個世界只會有不好的影響,那我就節制地寫就好。)
究竟在麥當勞排隊買早餐的時候,我是在想些什麼呢?那個時候,我看到了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店員,那個時候,應該是七月,或八月左右,離開學還有一陣子,而我很清楚自己並不喜歡吃速食,因此要為了認識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店員而常來麥當勞光顧,或甚至在半年之類來第二次,都是不太可能,甚至很困難的,這不是說她的外貌不具備那樣的吸引力,而是「速食」這個選項完全不在我的考慮範圍內,因此,此刻的她是處在可能之外的世界。
其中第二點是最重要的關鍵,那種觸手可及的抽象感覺,只要一伸手就能立即摸著並且捏造「過去的可能」,幾乎所有的超能力都有近似於此的發動條件,如果不是真的有感覺,就不可能憑著感覺使其成為真實。
第五點也非常重要,如果不真的這麼做,事情也不會真的這樣發生,儘管我想要促成這件事發生的念力遠遠大於我實際親口輕聲地說道一句話。(意思就是說,你光在腦袋裡想像自己做了什麼事情,那事情幾乎是不可能會順著你意發生的)
這裡我們終於可以提到「關於轉動方向盤」這件事了,關於轉動方向盤,前些日子,聽到一句話說『車子不動的時候,很難轉動方向盤。』
就是這樣,車子不動的時候,很難轉動方向盤,你要改變一件事情,就必須要動起來,無論是前進或者後退,當然一般的情況是前進。
唯一例外的情況是,身為時空旅人,你的時間是可以往後退的,也是可以倒車再來的。文字寫的這裡的時候,我忽然想到我所感想的這部片的片名《倒帶人生》不就是這樣嗎?憑著感覺,去倒著,再不知不覺開回原本的座標,這樣一來,過去的十一條有可能的支線就都有可能曾經發生了,只是我是這樣倒車了十一次,或甚至更多,因此造成這樣有各種結果,駕駛也因此留下各種不同的可能的記憶。
也許只有我能在「沒有看過這部片」的情況下,依著「沒有經歷過的親身體驗」做出這種聯想吧。因為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假設。
「假設我過去看過這部片,再假設我過去有過這樣改變過去的經驗,再假設我會有這樣的感想。」
如果那個時候,我在麥當勞買早餐的時候,伸手改變了她與我之間的過去,世界會變得怎麼樣呢?我在那天一邊吃早餐一邊搭公車的時候想了一下這樣的假設,我知道我過去「沒有改變過去的親身經歷」,有的只是幻想,和已經既定成為歷史的事實,那假設我曾經改變過歷史。(這誰也無法證明,我曾經或不曾改變過歷史)
在假設中,過去我曾經親手改變過幾次歷史,也為不同的人捏造過不同的過去,而有幾次,我是在搭訕的情況下,捏造了我們相識的背景,使對方是「再次遇見我」,而我卻是初次與對方相遇,那這樣會對世界或歷史有什麼多餘的改變或影響呢?
改變很有限,其實就是看我的時間是分配了多少給對方,過去的時間偏移了多少,我擁有的自身記憶就偏離了多少,比方說,九年前的夏天,我和這位一半一半初次見面的人,在過去一起相處過兩週,那我自身記憶的那過去的兩週就失效了,我只是記得其他的記憶,但那些記憶並沒有留下影響力。
也就是說,在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我會因此被一些我所不認識的人認識,另一方面,我也會認識一些人的過去,曾經和他們相處過,但卻又不是真實的歷史。就像是有個絕對正確的模擬器在我腦中,我可以得知一些過去的可能,但那些可能絕對不會是現在的歷史。
再更簡單來說,就是我的記憶力會失去準確性,這實在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因此,我也從來不曾發動過改變歷史的能力。
當然,我沒有改變過歷史的親身經歷,也沒有改變過「我曾經改變過歷史的事實」,從最一開始,我就不曾偏離過這個時間軸。
儘管,兩年前,我在大二的時候修過一門建築系的課,而那門課叫做「偏離的時空」。(是漫畫老夫子的作者開的一門課)
正因為那門課我被當掉了,所以我絕對不可能偏離時空。
接下來再來淺談「超能力」運作的原理,在此先定義「超能力」為「人為引發超自然現象的能力」。單純只是這樣,所做的事,並沒有超過人類所能及的範圍,畢竟人類還有太多可能是我無法想像的。
你不知道的話,就讓我來告訴你吧。「超能力者」力量的...本質!(先說在前頭,這一樣只是假設,而且還是我事先已經知道是錯誤的假設)
關於超能力者所使用的能力,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力量呢?「超能力者」研究協會大致上都會這麼回答:「那是,將自己的『認知』強加於他人的力量。」不能馬上理解的話,我就簡單地打個比方。
「你認為海是什麼顏色?」這並不是什麼深奧的問題,直接回答我吧。
也許你會猜是「藍色」,沒錯。「海是藍色的」這是共通的認知,我們大家都一致認為海是藍色的!但是現在有一個奇怪的人出現了,他一心認為「海是紅色的」,雖然他認為海是紅色的,但是別人還是認為海是藍色的,這樣的話,大家都會這麼想:「在說什麼鬼話呢,你這個白癡。」
那麼,如果那個奇怪的人是「超能力者」的話,又會怎麼樣呢?
他就會把「海是紅色的」這樣的認知強加於他身邊的人身上,這樣的話,他身邊的人,又會怎麼樣了?
他們當然也會認為「海是紅色的」(好像是紅色的耶、是紅色啦、嗯就是紅色啦),然後受他影響的所有人,都認為「海是紅色的」的話,又會怎麼樣呢?
這樣的話「海是紅色的」就成了事實了。跟海真正的顏色沒有任何關係,如果那個奇怪的人是「超能力者」的話,海的顏色就會隨之改變。
然而奇怪的人和「超能力者」最大的區別是「能不能將他的『認知』強加於別人。用更極端的說法就是,超能力者的能力就是「將自己的『妄想』強加於別人的力量。」
「世界和自己所『認識』的一樣,被重新構造出來的感覺。」
「妄想中出現的事情,不再局限於妄想之中。現實中也能做到的感覺,而且,實際上『能做到』!」
「成為了『超能力者』之後,外表上看並沒有任何變化,改變的只是認識,可以將妄想變為現實的確信,同時也理解到自己的全部能力,獲得了可以發動能力的權利。」
以上這三段對話,就是我所見過超能力者心中所想的意念,或曾經說出口的話語。真是非常任性啊。
— 摘自《從文青現象來談假裝文化》周永祐(假裝會出這樣一本書。)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按 5 下拍手,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