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服文化一直以來都是服務業的形象代表,而對於專於培育餐旅界人才的高餐來說,更是不可或缺的文化。
回憶起大一時期,身邊的同學們總會把聊天的話題圍繞在校園制度上,有時是討論、有時是抱怨。
為什麼要穿制服上課?
為什麼教官要抓服儀?
我們是大學生為什麼不能穿便服?為什麼不能穿運動服?
而這些當初討論這些話題的同學們,隨著時光的流逝、年級之增長,在這方面話題的音量逐漸減少,然後長江後浪推前浪,總有人將這個話題延續下去。
也許這在整體大學群體中,高餐是獨特的,但你也別忘了,高餐本來就是獨特的技職大學、能進來這邊的你,也請你告
色自己是獨特的、是優異的。
以在高餐度過3學年的身分跟各位同學與學弟妹們或即將成為學弟妹們的人們去說明我的想法。
曾經,我聽過一門課的老師提過:你們下禮拜就要穿制服了,然後就被制伏了,他是一個很幽默的老師,很喜歡他的課。
事實上,確實制服對於大部分同學來說可能就=制伏了,這是服從的象徵,當然這是以校方來說,但是你愛高餐嗎?
每當我穿上制服、打領帶、繫皮帶、把皮鞋擦亮上課去,我都覺得自己的儀態良好、上課也不自覺地認真,因為我認同。
穿上制服,校安方面可以透過名牌與教官對同學們的認識(教官記性莫名的好)去做維護的動作,若是你著便服、運動服,沒有名牌,學校也難以管控、更無法維護同學們自身的安全。
最近,因為新校長政見發表有提到「便服日」,這邊稍微說明,就我跟學生會及其他方面諮詢的了解,這個政見是樂於促成,而不是校長自己去弄。(先別急著抱怨政見無法達成)
便服日,於我校是難以去實施的,畢竟有很多廚藝、餐管系的同學,很常要穿廚師服、服技服等;校安方面也難以實施,所以說要考量到各方面資訊,便服日較難成型,不過還是以之後公布為主(有想法是「運動日」)。
各位會發現,高餐的制度風氣比較嚴謹且保守,因為本身的存在即與其他科大有所不同。
圖片來源:Renk攝影
講述一點對於學生各年級穿著服裝情形:
大一二的同學最愛穿運動服甚至便服,但是大四回來的學長姐卻喜歡穿制服。也許是他們明白在高餐剩一年了,這是最後的記憶、也許是他們明白當學生的幸福。
我剩下一年就要畢業了,也可以說我還有一年的學生幸福時光,對於這間學校,我有很多不捨與感到慶幸我能夠參與這間學校的大小事。
我愛高餐,始於認同。我愛高餐,也熱愛這間學校的每位師長、同學及學弟妹們。
親愛的學弟妹們,好好珍惜、用心體會高餐時光,功課固然重要,但用心體會生活去創造自我價值更是重要。
勉勵各位,要,加油:)
© blink.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