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甜點的出現
女生喜歡吃甜點大概是普遍的認知吧!針對女性顧客,すき家推出了布丁、冰淇淋、杏仁豆腐等甜品,希望增加女性用餐的選擇,進而增加她們上門的意願。
另一牛丼龍頭吉野家也相繼推出各種期間限定的餐點,以吸引女性顧客上門。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這個都市傳說:日本女生很少一個人踏進牛丼連鎖店,例如松屋、吉野家等。
這背後的原因有很多說法,包括:店裡幾乎都是男生,進去很奇怪;走進去感覺自己好像很會吃;走進去好像會給人自己太man的形象等等。
但是如果維持現狀,牛丼連鎖店等於放棄一大塊市場。為了改善現狀,店家紛紛制定策略來增加女性顧客。
*本文內容、資料引用自日本擁有百年歷史的商業書籍出版社「DAIMOND」網站所刊登的文章。雖然是2013年的文章,但到現在應該還是可以參考。文章連結
三大策略如下:
其中2和3更是明顯針對女性,其意義是讓女性改觀,讓女性意識到她們也是牛丼連鎖店的目標客群之一。
1.增加普通餐桌的數量
一般的牛丼店大多是U字型餐桌,店員在中間工作。好處是店員可以快速滿足客人需求,如結帳、上菜等。但壞處是坐在對面的客人很容易就能看到彼此用餐的樣子。對於注重個人形象的日本女性來說,這是一件多麼尷尬的事。更何況吃飯時被對面的男生盯著或是對到眼,總是不太自在。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店家陸續增加店內普通長方形餐桌的數量,而且有些餐桌還會在對面的兩個人之間設立適當高度的隔板,讓兩個不相識的人即使坐在對面也能自然的用餐。
2.餐點份量多樣化
傳統牛丼店提供的餐點份量有三種:普通(並盛)、大(大盛)、特大(特盛)。不過,對食量較小的女生來說,普通的份量還是太大了,「迷你」份量因此應運而生。
3.針對女性設計的菜單
考慮到女生飲食習慣和食量都和男生不同,店家也對菜單做了一些調整。其中,最先實施的是すき家。其策略可以分為:針對受女性歡迎的餐點調整份量、設計帶適合親子一起用餐的菜單、以及甜點的出現。
(1)針對受女性歡迎的餐點調整份量
2013年,すき家推出「新雞鬆丼飯(新鶏そぼろ丼)」,主打飯量和用料減量至適合女生的食量,價格也相對降低。
另外,店家也設計了適合女生用的湯匙,讓女生不用張開大嘴才能吃飯,維持優雅的形象。
(2)設計適合親子一起用餐的菜單
之前すき家曾推出期間限定的「炒麵丼飯」,主打親子客 – —小孩吃炒麵,媽媽吃牛丼。的確,媽媽也是女性顧客群裡很重要的一群!(關於為什麼小孩吃炒麵、媽媽吃丼飯:一般丼飯的份量對小孩來說可能太多,所以有這樣的組合。)
(3)甜點的出現
女生喜歡吃甜點大概是普遍的認知吧!針對女性顧客,すき家推出了布丁、冰淇淋、杏仁豆腐等甜品,希望增加女性用餐的選擇,進而增加她們上門的意願。
另一牛丼龍頭吉野家也相繼推出各種期間限定的餐點,以吸引女性顧客上門。
除了女性顧客偏少的問題,現在牛丼連鎖店還面臨另一個問題:高齡化、少子化社會。
牛丼連鎖店的主要營收來源仰賴於男性上班族。隨著這些男性年紀漸長,飲食習慣也會改變 – —食量改變、飲食清淡,不再適合大口吃牛丼;而少子化的關係,這些上班族客群也會逐年減少。因應這個問題,吉野家這幾年也開始推出健康菜單——但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 blink.com.tw
4 則回應
匿名
2018-05-03 08:32 #1
好酷的分享
0
匿名
2018-05-12 11:10 #2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8-11-15 01:58 #3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9-03-02 13:14 #4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