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升大學的那個暑假,
我充滿了喜悅與期待,
想像著自己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活,
但同時也擔心自己無法將課業顧好,
所以向學長姐詢問我該先預習什麼?
既期待又焦慮的心情顯而易見吧!lol
相信許多大學新生都有跟我一樣的心情 :)))
該做什麼?
因人而異,因為每人的志向都不一樣。
如果你是喜愛念書的乖乖牌,當然就是趁這段閒暇多練練英文,
但如果你是敢於冒險,喜愛遊玩的,何不給自己設定一個「一定要達成的事」?
這靈感來自於一次有緣聽王品集團創辦人──戴勝益先生演講,
他與我們分享他人生必做的50件事,
而這50件事就包含騎腳踏車環島、登玉山、游泳橫渡日月潭等等,
你看著覺得瘋狂嗎?
讀書是一個選項,瘋狂又有何不可?
我是一個典型的乖乖牌,但那個暑假若重來,
我絕對不會整天猛嗑英文,而會想給自己一個瘋狂的暑假。
等待大學開學的這些日子,就是你最適合瘋狂的時候!
你也來列舉你必做的事,然後就利用這個暑假來達成吧~
在真正進入大學之前,
請你們問自己──「為什麼要上大學?」
這個問題並不是想要一個答案,而是希望你們「思考」,
對於自己究竟想在大學裡得到什麼,這個問題非常重要,
或許是因為大家都念大學,所以你也念大學,
或許是因為想拿學歷,所以念大學,
或許是因為對所學專業有興趣,所以念大學,
不論你的理由為何,
在這裡,我提供你們我的參考答案:
「我念大學,是為了學做人。」
學做人是什麼意思?
在大學裡,你們可能面臨各式各樣的事情,
愛情、課業、友情、社團、打工、辦活動等等,
面對形形色色的問題,你要學習如何解決?
是規避所有的責任裝死,
還是有一搭沒一搭的應付?
還是正向積極的面對?
如何處事圓滑、正直、謙卑有禮?
如果你念的是一流的大學,就更應該注意自己「做人」的態度,
並不是念頂大、留美就頂呱呱,
做人能夠出人頭地,這才值得驕傲,
因為高潔的品格是稀世珍寶。
這裡引述一段令我深省的一席話,
我敬愛的錢致榕教授曾在演講時說過:
「現在政治界裡的人物,有三分之一來自政大!」
聽到這裡,我不禁為自己所念的學校驕傲!
「所以,台灣政壇的腐敗,政大也有三分之一的責任!」
如此,你能不震撼嗎?
來到大學,學習本科專業、交朋友、謀學歷固然重要,
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習做人,
有了這樣的態度,我也不怕任何問題。
常聽人說,朋友不用多,有一兩個知心的就好了,
在大學的生活裡,我們也不用企求跟每個團體都搞好關係,有一兩個重心足矣。
因為大學的團體很多,我們很難對所有的團體有所付出,
如果你能熱心參與每個團體,而且知道自己在幹什麼,那是最好,
但很多人都會對自己的「歸屬」感到迷惘,
甚至會害怕自己變成所謂的「系邊」,因而瘋狂參加活動,把自己搞得很忙、很累,
是,所有活動都參加了!
但,卻一點也不開心......
其實,要當系核、系邊都沒有關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屬性,
所以每個人適合的團體、模式自然不同,
如果你就不適合這個團體,逼著自己參加活動也是徒勞。
只要你能找到那個屬於你的地方就好,哪怕只有一個,
剛開始可能會覺得不知所措,好像沒有屬於你的地方,
那也沒關係,
你可以多方嘗試,
參加系上活動、社團、友會,或多聽演講,
這些都可以幫助你找到該歸屬的方向,
如果不喜歡,就馬上退出,因為那不是屬於你的天地,
如果你喜歡,就可以投入更多,確定你的喜歡,找到你的重心。
所以,不用害怕自己找不到大學的重心,
也不用為自己現在孤獨的處境傷心,
不管在什麼階段,我們都只是不斷地在尋找罷了!
在大學裡,你一定會經常感慨.....
「要找到一個負責任的人怎麼真的那麼難啊~~~!!!」
所以,你千萬要把自己做好,不要雷到別人!
有許多人到了大學唯一的職志便是耍廢,
要耍廢倒是沒什麼不對,但影響到他人便萬萬不可,
大學是一個小型社會,許多事情都會牽連到他人,
舉凡團體報告、宿舍生活、活動參加等等,
皆需要你負起責任,
把自己該做到的、已應允的事情做好,負責到底,
才不至於讓其他無辜的人受累。
因此,要謹記,做任何決定時都必須深思熟慮,
例如要參加某個活動時,務必要想好,
我真的想參加嗎?
我願意付出時間嗎?
我願意為了這個活動把其他事推開嗎?
想清楚自己的意願,
若決定要參加了,就對自己負責,盡全力付出吧!
說真的,這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畢竟有許多人上大學唸的科系都不是自己的心之所向,
或者會覺得自己念的科系不好找出路,
所以就會覺得前途一片茫茫,
也是因為如此,你可能會想替未來做一些規劃,
雙輔系、交換學生、實習,這些可能都在你的考量之中,
如果你很確定自己想要的是某樣東西,
那就努力去追尋,
但在你還沒確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之前,
不妨先多方探索、多方嘗試!
有的時候我們事先計畫了很多東西,但計畫卻趕不上變化,
一個小偏頗就會讓整個計畫變盤,
這時又要擬定一個計劃,然後又轉向、再擬定、再轉向......
如果能多試試其他東西,諸如多參加社團或課外活動,
或許就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愛的東西,
也能更確定自己的性向。
#觀點放送
#給小大一的一封信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