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s://hd.unsplash.com/photo-1466583985723-b74122659346
隨著開學時間越來越近,想必大學生們也陸陸續續面對了各式大小活動吧!小大一們面對的是各式的系上、友會迎新,甚至宿營。還有隨之而來的選課、交友、住宿等等問題。
老屁股們也可能要支援迎新、宿營,開學就代表緊鑼密鼓的籌備期開始了。新一批學弟妹進來,也代表即將要請直屬吃飯、送歐趴糖了XDD
無論如何,當我們一進到大學這個殿堂,面臨的便是一堆選擇。小大一要選擇參加友會或是系上迎新、宿營,如果沒參加迎新或宿營,就擔心是不是會一開學就淪落邊緣人?如果都參加,卻代表著要燒掉不少的錢。
真正開學後,才是更多的挑戰,好多社團都好有趣,好想參加,可是一週只有五天,系上的活動又要參加,系隊又要練習,又怕沒時間做作業、讀書。
「啊~~~~~當初選填志願就這麼困難了,為什麼上了大學還需要這麼多選擇!!!!」
沒關係,我們聽到你的心聲了~~~~
所以,在此我就列舉出我認為在大學中非常容易遇到選擇的地方,而我自己又是怎麼看待這些選擇的。
大一的時候我身邊的每個朋友幾乎都有一個煩惱就是時間管理,剛脫離了高中紀律又單調的生活,面對以自由聞名的大學,當然容易奮不顧身的一頭栽進熬夜、翹課、夜唱夜衝、參加活動等等自由安排時間的迷幻漩渦中。但都十年寒窗苦讀的考上一所好大學了,大家同樣也不希望自己的成績就此一落千丈吧!
BUT!現實總是殘酷的,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h,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完成最多的事。
最理想的狀態都是又會玩又會讀,這部分可以看看"破除迷思!苦讀型上台政清交真的很辛苦嗎?",裡面分析了天才型的玩家(?)攻略課業的方法,還有苦讀型也是可以出頭天的!
儘管知道那些人是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努力",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活動ALL IN又是學霸的啊!像我就是那種玩心一開就很難收回去的人,因此沒有足夠長時間的醞釀期,就很難進入專注的狀態中。我在面臨活動與課業時,可能必須將近1:1的比例,或是甚至課業大於活動,才能讓自己有效的學習。
所以我建議最好先充分了解自己讀書和玩樂的習性是什麼,再做出選擇!
進入大學,隨之而來的也是很多的"群體"。系上是一個群體,友會是一個群體,社團更是一個群體,更別提自己的朋友群也是一個小群體。
而這些群體一定常常有活動時間彼此相撞的時候,例如:友會跟系上同時間辦之夜或營隊……這時便是面臨抉擇的時候。
以我的經驗,我認為在大學中找到一個擁有歸屬感並且有共鳴的群體是最重要的,因為在那裏你能夠高聲談論自己的理想,還有一群跟你有共鳴、願意為你大聲喝采的朋友。
或許空閒的時候還可以每個群體都參加一些,但還是要清楚自己的重心是放在哪裡?當時間重疊時自己的優先順序是什麼?若是太過分散注意力、每邊都想嘎一腳,可能最後反而每邊都做不好造成反效果。
我認為不必特別追求成為群體中的核心人物,如果成為群體中的主要發聲者,說的卻不是自己心裡想的話,而是迎合群眾的話語,那自己心裡也是不會真正的快樂吧!在真正適合你的群體,你的話語自然就會成為主流的聲音。
儘管現在我早已不是青澀懵懂的小大一了,但還是常常有面對選擇不知所措的時候,我認為這種時候,勇於開口向同是過來人學長姐詢問,將可以獲得很好的回答,也能讓自己更加成長哦^___^
希望大家都能夠好好面對自己人生中大大小小的選擇題,
選擇這門課,沒有所謂PASS或FAIL,
因為 每件事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圖片來源:https://unsplash.com/search/SCHOOL?photo=NR9Ml4y4Jws
© blink.com.tw
1 則回應
匿名
2017-09-12 01:10 #1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