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 Donchi 的創辦人,我和夥伴們成立的這家公司,在 2014 年秋季開始發想,中間歷經起落、轉型,最後在 2016 年春天劃下休止符。
這場創業的故事是怎麼開始的?回憶起來當時的背景是這樣:
2014 年,我是一個熱血的大學生,這時間點也是一個路跑開始風行、全民運動潮流風起雲湧的初端──當時「森林跑站」還沒開始,Nike + 在台灣上市沒多久,「一休」也只是個剛起步的部落客。
那時有兩個原因,讓我下定決心,投入結合「運動健身相關產業」與「網路服務」的創業: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開始思考在健身產業,有沒有可以切入的創業方向:我記得一開始找幾位有興趣的朋友聊天,想說或許可以做健康或健身外膳便當(類似於今日的「肌肉海灘」),但想到我們要弄一個中央廚房來,覺得超級困難,經費上、執行上的門檻太高就打槍了──在此時,也真正意識到如果要「創業」,怎麼開始、錢從哪來?
後來看了很多國外美國澳洲的健身、健美教練,早已開始做那種線上教練,在台灣一方面線上教練不發達,從事的型態有比較傳統、不科學,便從這個方向思考創業方向。
當時目標客群(TA)的設定,很簡單地從自身出發:自己是學生沒啥錢,因此希望以沒有太多閒錢、請不起一對一教練的對象為 TA 來想像──同時我自己減肥多次,深受亂節食所苦,私心地想找個營養師,因此「健身教練、營養師的組合」,成為 Donchi 創業的主角,並希望透過線上服務的方式,來進行這件事。
(圖:廈門創業競賽)
創業競賽是我選擇開始的方式,兩岸四地的學生創業競賽、生物醫學的、商用型的都去,拼了命去準備pitch、準備好的故事、準備好的體態…,我上台標準的起手故事,就是拿我自身減重、重量訓練的例子,從一開始減肥失敗,到經過專業人員協助後,體態改變了,體脂率從21%到11%,並附上一張高度對比的照片。
(圖:創業競賽ppt封面)
一個切身的故事、有衝擊力的對比,或許是創業競賽評審樂意看到的,每次照片一亮出來,會聽到一點點的驚呼聲,我猜想這一招的確對於我們獲獎有幫助,包括在廈門、三星、還有其他創業競賽上。
當初是想,用比賽去檢驗自己項目的可能性,但我現在回頭想,這些競賽真的有讓我們拿到獎、得到媒體採訪,也賺到不少獎金,但然後呢?
讓時間快轉到下半年。
2015年下旬,重要夥伴S離開我們去做法國商品代購,心裡很不捨但也沒有立場阻止。而S的離開也逼迫我去面對我們的團隊方針:參加比賽的目的與意義為何,才發現到目前做的事對於我們項目來說一點都不重要。經過夥伴討論,我們總算開始嘗試要將項目實踐出來,也正式開始面對「現實」。
(圖:當初美麗的名片,遺憾已不再使用)
接下來,我面對到的事外在環境的變化、執行面的困難、還有自己的決策錯誤與「心障」。
分享經濟是我們的創業題材之一,也是個難以挽救的商業模式,仔細研究後發現,用分享經濟來切入健身營養項目,需要解決的問題太多,解決了也不一定滿足市場。
舉例來說,一般健身教練與健身俱樂部會綁約,契約內容會要求健身教練不得在其他場所兼職、同時也會禁止私下拉課,讓我們能夠選擇的教練大幅限縮。
當我們開始執行時,台灣各地健身產業開始發生大變化,讓我們自我懷疑,市場是否還需要我們?
從大陸及美國風行的「吃到飽俱樂部」(ClassPass)模式開始引入台灣(繳交月費後可以去任何簽約的地點健身、跑步、上課、找教練)。KFit 於2015年 7 月獲得紅衫資本領投的 325 萬美元融資後進軍台灣(2017年結束台灣地區營業),本土廠商17Fit也在同年度加入戰場。頓時,許多俱樂部或健身房的駐點教練同時可以在線下接觸到更多外界客戶,教練是否還有需求加入一個線上模式?
團隊成員難尋,尤其是我們需要開發app的工程師,除了給足夠的報酬外,能不能讓工程師信任你、讓他認同這個夢,是最困難的。
雖然我們後來找到兩位優秀的團隊工程師,也開發了部分demo功能卻難以全面投入市場,我內心所想的計畫與藍圖與工程師從工程語言呈現的部分往往有很大的落差,這可能是因為彼此背景、使用語言與學經歷有很大的不同所致,也拖慢了開發行程。而開發成本也壓得我們喘不過氣。
將帥無能累死三軍,我就是那個累死工程師、無法善用資源的人。
總歸我的決策錯誤是:
我最大的心理障礙是,身為一個法律背景、律師執照的人,常自問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在健身營養或是法律這兩條路上,我不敢下賭注二選一,結果是兩頭燒。現在回頭看,我的敗筆在於,並沒有善用自己的優勢背景,我的背景沒有為創業項目加分。
在2015年夏天,我們決定暫停原本項目的開發。
為了讓Donchi繼續走下去,嘗試了兩次的轉型:嘗試走線下活動:戶外朔溪與TRX課程,開線下活動的開心與酸苦冷暖自知,也碰到很多困難:中間還曾經發生在朔溪的隔一天發生颱風海上警報襲擊的事件,甚至有朔溪學員死亡,雖然不是我們團出事,但也深刻感受到創業中無法測量的外在風險。
(圖:招生照片:線下朔溪、TRX課程)
(圖:半屏溪,很美)
不過當你發現,事情非你所想、非你所愛,每天考慮的是如何活下去,而不再是夢想時,就知道該離開了。
在2016年春天,我決定讓Donchi正式落幕,為我這趟旅程正式劃下句點。
____
無法讓你步入成功路途,只是延緩失敗。
我們曾經做了半年的「獎金獵人」,除了錢,對項目幫助根本不大。
經營粉絲團?省省吧,除非你沒有重要的事要做。
朋友不一定是適合的創業夥伴,創業過程的爭執可能會毀了你們原本的友誼。創業相關場域 總有各種江湖人士,在江湖上跑跳的,有本領的少;多的是膨風者與江湖術士。
如今已經沈澱了許久,已經要踏上新的旅程,如果說你問我後不後悔,我絕對說一點也不,這個選擇讓我眼界開啟了一點,原來法律以外的世界如此寬廣,但我唯一遺憾的事,無法讓Donchi變成我們創業夥伴們原本心目中的樣子。
然後那八位夥伴,謝謝你們。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12 則回應
匿名
2018-09-25 11:42 #1
請問第一張圖裡面的連結,是故意放的嗎?
(設計師的強迫症 XD)
0
2018-09-25 13:47 #2
結果只是電腦的問題⋯已修正 謝啦
1
2018-09-25 22:48 #3
超棒的分享!推推推!
1
匿名
2018-09-25 22:54 #4
鼓勵了作者
0
2018-09-25 22:54 #5
真心覺得這樣的分享很勇敢!
1
2018-09-25 23:03 #6
在新創工作看了很有感XD
跟工程師溝通也是一門學問
1
2018-09-26 07:47 #7
#5 小晶謝謝,的確是很赤裸的分享
0
2018-09-26 07:47 #8
#6 麥可
與工程師溝通是我每週必修的學科...
0
匿名
2018-09-26 09:22 #9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8-09-28 17:09 #10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8-10-11 17:56 #11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8-10-14 23:39 #12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