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覺得這篇文跟你毫無關係,或覺得某些患者根本是在無病呻吟,那就讓我來告訴你「憂鬱症」到底離你多近。
目前國內患有憂鬱症患者占全台總人口的8.9%,也就是說有200萬人正在受此一病狀的折磨,其中更有高達125萬人屬於重症型患者。因此,在你身旁的朋友、家人、同事都有可能是憂鬱症患者的其中之一。
好了,學術性的解說到此為止,所以到底憂鬱症會有什麼症狀?要吃什麼藥?要怎麼康復?
!!注意!!以下為個人經歷僅供參考!!
筆者18歲就確診為憂鬱症的患者(不要覺得年紀小就不會得,我看過許多個案年紀輕輕便飽受憂鬱症之苦)。憂鬱症發作時,有人會暴食、有人厭食,而筆者屬於厭食的那一種(當時164的身高瘦到39公斤以下)。厭食的部分其實相當痛苦,就算肚子餓的咕咕叫,你還是不會有任何食欲,各種美饌佳餚都無法提起你的興趣,吃進去的食物真的就像在吃土一樣食之無味,久而久之你就會越來越瘦,瘦到一個影響健康的程度。
剛剛說了生理的部分,接下來我盡量以具體的方式來解說患得憂鬱症的心理狀態。若硬要長話短說的話,應該只有兩個字能描述發作下的痛苦:
“想死”
你會像是被關在一個泡泡屋裡面,外面的世界對你來說都很模糊不清,你的腦海裡會只充滿想離開這世界的念頭,沒有其他的想法。再者,你可能會像被逼到懸崖,而憂鬱症就像催狂魔一般拿著魔杖逼你往下跳。再也無法承受這些折磨的人結局可想而知。
講完了心理層面,來討論旁人如何看待憂鬱症患者吧!
通常一個人憂鬱症發作時都會向身旁最親近的人吐吐苦水,然而得到的回應不脫就是「別想太多」「非洲難民比你還可憐咧」「出去走走就好啦」但其實這些話對於一個憂鬱症患者就像是又被打了一巴掌一樣,因為真的無法不去想太多,也無法因為非洲難民多可憐而覺得自己的情況不嚴重,更不可能出去逛一逛就讓心情變好。講這麼多總歸一句,如果身旁有類似狀況的朋友或家人,靜靜的陪伴吧,說再多的話都只會招來反效果。
到底憂鬱與重鬱的差別在哪呢?我個人覺得在於發作的時間長短。憂鬱症的發作通常較短暫,可能只持續一天或甚至一個小時,發作時機也都不一定,不論是在跟朋友仰頭大笑或是在吃大餐都有可能會發作。它其實有點像不定時炸彈,你無法預測它的發作時間(但若是輕微憂鬱的人可在快要發作前吃顆抗憂鬱劑就會改善許多)。
而重鬱症,顧名思義為重度憂鬱症。憂鬱的時間拉得較長,有一個月的也有好幾年的(筆者為5個月),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裡的每分每秒憂鬱症都在發生,那是個極恐怖的經歷。試想看看你被丟入井裡伸手不見五指,只看得到一小口的天空,沒有人救你,你不知道怎麼攀爬出去,卻也沒有任何力氣攀爬出去,絕望滲透你全身,快樂早已消失在你的字典裡。以上,都只是輕描淡寫,而真正的痛苦,只有患者自己才能深刻體會。
不知不覺打了這麼多卻才剛講完憂鬱症的症狀,若大家有興趣可於下面留言讓我了解是否要繼續寫憂鬱症的相關資訊,謝謝。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2 則回應
匿名
2018-12-25 00:55 #1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8-12-26 21:50 #2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