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職業放大鏡:PM的成長駭課】請來了兩位講者,一位來自互聯網的Mu,以及來自網購APP的Evonne,兩人在業界打滾經驗超過五年以上!他們都有職涯轉換的契機,一位從行銷公關轉到Fintech ,一位從傳產轉到電商相關產業,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只要準備好,職涯沒有一定的路徑才能成功,只要懂得自己要什麼、未來想要什麼,把自己準備好,隨時都是有機會的!
以下是這次活動的筆記記錄:
——
MU
PM Skill - 1 : Briefing
產品在哪:Project background, product intro, product feature, product position
企劃方向:marketing strategy, creative resource, media channel, cooperation partner
目標是啥:mission, business KPI, marketing KPI
PM Skill 2 : Stakeholder Management
Stakeholder map
My Role(以前的工作角色) : marketer, PM, Planner, AE
stakeholder : 20% Boss, 30% Client, 20% Media, 20% UX/ Designer, 10% Outsourcing
各比例依照每個案子去調整,例如:若是老闆特別重視的,老闆比例高
現在的工作角色(相對大公司):My Role : Marketer, PM
stakeholder: 60% CEO, big boss, boss, team lead, 10% Coworker PM, 10% Graphic Designer, 10% Media Agency, 10% Outsourcing
跨國合作PM的課題
1.文化落差:不同文化背景,了解背後原因
Korea vs. Taiwan
機構不同
法規不同
對一個名詞的認知也不同(ex. debit card 可不可以領錢?)
2.協作效率:高效率工作從完整的基礎建設開始
Briefing
Market Research
User Survey
Competitor Analysis
Culture Issue
3.速度先決:不讓魚刺卡在喉嚨上
快速給出具備判斷的資料
快速找齊專案成員
快速做決策
4.習慣是不對的:可曾重新想過,太多你理所當然的事
習慣前人這麼做
習慣市場這麼做
習慣介面這樣設計
3 key takeaways today
1.PM成長期都需要吸收能量:每個點的經歷不白費,試著連成一個面-> Meaningful experiences 有意義的經驗
2.PM成長需要貴人相助:stakeholder管理,讓阻力化為助力-> enduring relationships 建立長久好人脈
3.PM們成長需要長遠計畫:職涯下一步,想像你的未來10年 -> Transportable skills 可轉移的能力
Evonne Tsai
財金系畢業
從新創公司代工專案經理,開始
成為ODM/ OEM專案經理:沒有技術背景的人,如何踏入PM這條路?
終於負責自己的產品:爆炸時光與PMP,專案管理全貌的建立?如何建立產品經理思維?從用戶開始
技術能力,只是好一開始秀能力給老闆看,但不代表沒有技術,就無法成為PM
外商 X 產品行銷經理
外商和本土廠商的差別:面對世界 vs. 專注台灣?
其實外商PM不太會碰到產品設計,通常都在他們母公司的才有這樣的機會,比較無法參與到產品的核心;反而在新創和華碩的經驗,才有機會接觸國外市場的經驗
產品行銷經理在做什麼?
產品通路策略、賣點、市場策略,與本地市場結合的銷售策略
功能比人家少,價錢比人家貴的佛係產品
將目光延伸到產品以外
電商:營運經理 vs 運營經理的思考
如何成功跨領域?
你是累積十年經驗與能力,還是一年的經驗重複做十年?
運營就像追女生
營運就是要先愛自己
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各部門整合後的系統能力,才是你呈現給用戶的東西
怎麼樣是個好的產品行銷經理?
運營:追求者
鎖定、理解、反饋與修正
Q&A Session
Q: 如何從傳產跳到網購平台
Evonne: 1) 專注在自己的PM經驗 2) 把專案做好 3) 清楚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例如自己專注在風口上的產業)
Q: 如何在職場上打造帶得走的技能,先加入新創好?還是加入大公司好?
Evoone: 其實傳產轉到電商,比較難有真的可以帶走可以應用的技能,畢竟電商很多年輕人,反而傳產經驗會限制了思考的邏輯
MU:各有好處,重點是過程中累積了什麼?未來可以拿出什麼?
先加入大公司的話,有機會打開視野,資源多,但是若為非核心人物,能做的事情有限
先加入新創的話:專案多,有機會累積戰功
Q: 完全沒接觸過的專案,要如何開始呢?
E:先了解現在的player(市場上的角色),使用者是誰?了解每件事情的priority(優先順序)
M:盡快把MVP做出來,近一步更了解消費者需求
Q:在PM職缺中,最喜歡與最不喜歡的點?
E:PM的日常生活,多是對外溝通、開會、寫Email ,搭飛機到處飛,要跟上下游聯繫感情、觀察現象;不喜歡的點,就是需要寫很多文件,以及不喜歡別人浪費自己的時間
M:日常生活,一整天會議,要等到下班後才有機會整理思緒;最喜歡的地方是,從0到1的過程;最不喜歡的地方,就是會被多方追殺。
Q: PM的工時,如何在PM工作前培養相關經驗?
M: PM 需要domain know-how,所以進入門檻比較高,而在這產業/產品有多方角色切入,所以只要有其中一方的,都很有幫助,例如以往是數據分析或是設計經驗都行,也可以是實習的經驗轉PM正職,基本上路徑很多
E: 大部分都是責任制;有些公司的確會看學歷,甚至有些大公司,會更喜歡新鮮人,從頭訓練。
Q: to B 與 to C的差別?
E: 不同的stakeholder,需瞭解與解構不同的需求
M: to B 需要更清楚對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