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文章皆以英語家教的觀點出發,無法保證理工或特殊科目(如音樂)的家教狀況是否相同。
剛開始接觸家教的時候,我是不屑備課的。當時自信地覺得:難道我一個本科是英美語科系的大學生還搞不定國高中的英文?提前備課,不是顯得我能力不足嗎?真正厲害的神人應該能夠直接現場反應學生的所有問題吧!(年少輕狂的謎之自信XD)但隨著時間推移,我漸漸地發現,除非是接國小陪讀的案子(監督學生寫學校作業),否則所有的英語家教都是需要事前備課的!因為自己能懂和教到別人能懂,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因此,今天將針對以下3個問題進行探討:
首先,備課的主要目的就是掌握上課節奏和熟悉教材內容。
掌握上課節奏這點其實更偏向沙盤推演。
因為無法準確預測教學現場的狀況,所以家教老師在課前必須考慮諸多課程規畫和調度的問題。
假設1堂課是2小時,那麼你預備如何規劃這2小時的課程呢?單字小考預計會花多久?講解課文或檢討題目大約會占多少時間?中間你能允許學生有休息時間嗎?如果今天學生精神狀態好,反應快,上課節奏快速有效率,那在多出來的時間內可以多上什麼內容呢?如果今天學生精神狀態差,反應遲緩,上課節奏龜速沒效率,哪些內容要先略過不上?略過不上的內容要在何時補齊?能在段考前完成嗎?還是會需要和學生討論加課呢?這些問題都是家教老師上課前要先想過的,否則很容易造成課程內容冗余、課上不完、提早/延遲下課、學生無法消化課程內容等後果。
會請英語家教的學生,學習狀況通常很兩極,不是極好就是極差。而我這三年接的案子有九成都是屬於後者。在這樣的狀況下,請大家先和我一起思考幾個問題 (以下為真實案例):
如果以上的問題你沒辦法立即做出反應,別擔心,那是正常現象XD
熟悉教材內容本身就是一門大學問。
它並非外人所想的:僅是在課前把上課會遇到的題目都寫一遍、會碰到的文章都讀一遍而已。更多的是要站在每位學生的角度去看事情:去理解哪個部分他們可能會有疑問、哪些地方他們可能會不懂,針對他們可能會有問題的地方,你又該怎麼去教、怎麼去解釋、怎麼去做補充,這樣才是完美的備課。
我在英語學習的路上算非常順遂,國小補了六年的兒童美語,國高中雖然沒補習,但也遇到好的英語老師願意花時間栽培我,所以我一開始接家教的時候,完全不知道備課到底要注意哪些地方。對我來說,很多問題都是直接反應,是一種直覺,一種語感,因為我覺得這樣看(唸)起來最順,真要我解釋,我其實也解釋不出來「為什麼」某題的答案要選這個選項。
可偏偏我的學生們似乎更需要能引導他們思考,回答他們「為什麼」的老師。
小到單字文法,如:為什麼這裡要用過去式?為什麼這裡不用加s?這兩個字的中文意思都一樣,那他們可以彼此替換嗎?大到段落文章,如:這段的大意是什麼?這篇文章的作者所持的觀點是同意、反對還是中立?等等,學生的心中總有很多疑問(只差有沒有問出口),正是這些疑問困擾著他們,阻礙著他們在英語學習的路上繼續前進,而這也是為什麼備課(熟悉教材內容)那麼重要的原因。
很多問題即使英語能力不錯,也很難立刻反應過來,比如:上述第2和第3個例子。我並不是指每位老師都一定得尋求外援(估狗大神),但總是需要一些時間讓老師好好想想該怎麼講解才能讓學生瞭解,可一堂課了不起也就2~3小時,如果每次家教老師都要先暫停上課,現場來個苦思冥想,那學生多問幾個這樣的問題,這課還能上的下去嗎?
但說實話,熟悉教材內容是一門做中學的學問。
一位老師勢必得親自教學,才能慢慢抓到學生大概會對哪部分的內容有問題、有疑問,上課的重點應該擺在哪兒。時間久了,相信一定會愈來愈上手的!剛開始一定都是一臉懵逼地接收學生們的各種問題,就像我當初遇到上述的第4個例子一樣XD (想當初我用編故事的方式,花了整整2堂課才讓學生完全理解orz)
即便如此,當家教老師遇到當下沒辦法立即給出解答的狀況時,還是必須誠實以對,和學生說:「這個我也不確定/不知道,等我回去查完資料,下次再解答給你聽,好嗎?」千萬別像政客一樣亂打嘴砲!如果可以,也請避免直接回覆「你不需要知道那麼多,背起來就對了!」我們總是痛恨東亞國家的填鴨式教育,所以請不要也成為自己最討厭的那種大人。
同場加映:
家教系列第一彈:【家教】前言:獻給和當時的我一樣徬徨的你
家教系列第二彈:【家教】原來接案子的管道有那麼多?!
家教系列第三彈:【家教】家教老師真的要為學生成績負全責嗎?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6L8nZ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3 則回應
匿名
10 天之前 #1
好文推!
0
匿名
9 天之前 #2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4 天之前 #3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