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不知道大家平時對於新創、數位行銷產業有什麼樣的認識或想像呢?
很多人談到數位行銷會直接聯想到如:網紅、社群代操、廣告投放等詞彙。但是對於行銷產業、不同的行銷管道如何操作、配合作仍一知半解。
對數位行銷產業更深入了解的人,也許會聽過SEO(搜尋引擎最佳化),或對如:轉換率、CPC、PPC、CTA等等的數位行銷專有名詞略有概念,但卻不了解這些指標在執行時的意義為何?
Anyways,敝人目前在一家叫做「集客數據行銷」的行銷顧問公司擔任行銷專案實習生。目前工作接觸到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部分,包括PR(企劃、外媒投稿)、社群經營、優化及撰寫自家網站文章。
說到集客式行銷,可能有些人不是那麼熟悉,這的確是比較新的行銷概念,比較常與集客式行銷公司做比較的是「廣告代理商」,兩者的差別又在哪裡呢?
簡單來說,廣告代理商大多注重透過投放廣告,獲得短期、即時的成效轉換(投資報酬率的概念,投入成本能否快速獲利);集客式行銷(又稱「自來客行銷」)是從長期佈局及了解用戶歷程的角度出發,透過受眾分析、關鍵字研究、市場分析等方式,先搞清楚目標受眾是誰、他們的喜好與需求是什麼?在消費者有需求前,品牌就已經在搜尋引擎、社群平台、網站等等管道佈網,提供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優質內容,吸引客戶主動上門。
大家對於這些經驗應該不陌生:生活充斥許多干擾式或跳出式廣告,除了有點半強迫觀看、有些要關還關不掉,應該不少人一開始就感到很厭煩吧!更不用說要我去消費該品牌產品了。
廣告投放或許真的可以快速帶來轉換獲利,但想想看,當你的品牌點擊廣告連進產品頁面後卻發現網站經營不善、或看起來不怎麼樣,應該會大大降低你對品牌的興趣、對其專業的信任感吧!因此如果一個網站提供夠多有價值的資訊、內容,又能讓你有好的使用者體驗,你應該會比較願意深入認識品牌或是購買產品吧!
不瞞你說,其實我在真正進入數位行銷產業實習之前,對於行銷產業的認識也比較片面,我也是透過實習接觸產業後,才慢慢了解到:一家數位行銷公司如何運作、在執行社群代操、廣告投放、SEO網站排名優化這些行銷策略之前原來需要歷經許多前置的研究、分析作業等等。
我們應該跟許多新創公司一樣,成員平均年齡很年輕,我們的成員有很高比例的實習生。論公司文化風氣,我們是一個極度重視自學跟Growth mindset的公司,因此公司滿願意放權讓員工自主管理專案,公司成員間也常會交流彼此工作上的問題、知識等等(大家常三不五十分享零食,或在工作中哈拉、偶而喇個迪賽XD)
也因為重視成長、自學的心態,所以我們在招聘成員時,不會單單參考學資歷、年資等標準,而會深入了解應徵者的想法、能力等指摽做綜合性的評估。今年初的時候,我們公司也參與了在台北小巨蛋舉辦的Yourator徵才博覽會,由於徵才流程、文宣品的籌劃主要由我們行銷部門負責,身為該部門實習小菜鳥的我也來到現場協助場務。
我們現場主要提供服務包括履歷健檢、求職諮詢,以及快速面試的活動。當天引來不少有志投入新創和數位行銷產業的求職者前來諮詢,包括過去在行銷領域較欠缺經驗的求職者或是實習應徵者,也有不少人詢問我們公司比較注重應徵者哪些條件。在與求職者交流的過程中,看到不少人在面試、履歷準備方向上的疑問,事後與行銷部門人員進行活動檢討時,我針對了當天遇到幾個特別有感的問題,歸納出了一些結論。我默默地將大家的觀察蒐集整理成了一份筆記,除了作為往後自身求職的借鏡外,可能也能夠幫助許多人往後在新創、數位行銷的求職問題的思考方向、準備上更有方向、游刃有餘。在此分享給大家參考參考:
事前做足該公司的功課,絕對是必要且大大加分的。👆
因為徵才博覽會現場人流混亂、吵雜,建議求職者鎖定職缺並投遞履歷,並且事先抓出針對該公司職位想深入了解的問題,這樣一來才能讓彼此在最快的時間內catch到彼此的需求,並減少因聽不清問題反覆溝通的時間喔!
若是抱持著瞭解看看的心態詢問,可能較難讓展位人員留下深刻的印象,既然取得面對面了解的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說明自己為何是特定職位適合的人選,對該職位有什麼想法,不要浪費這麼難得的機會!
雖然聽起來有些老套,但企業當然希望能錄用清楚了解自己未來發展方向,且對自我目標態度積極的求職者。
因此,在面談時若能清楚指出轉職的目的為何?或是對於該職位有什麼樣的想像和展望,便可以讓企業快速了解到你對於該職位應徵的主動性。在溝通過程中,你也可以藉由這個問題測試企業是否為符合你理想條件的求職環境!
當天小編遇到了許多對於數位行銷領域無經驗,或是實作經驗較少的求職者。如果想入行數位行銷領域,最基本的工具及觀念並不難取得,像是Search Console、GA、Google Ads⋯⋯,網路上都可以取得免費的課程資源。另外,也有許多社群和論壇,常常定期發佈數位行銷的最新資訊及相關新聞,也是很棒的學習管道。
就學習GA而言,其實Google官方就提供了許多免費學習資源,如線上影音課程Google Analytics Academy,完成課程後也可以考取GA的官方認證GAIQ;若你已具備GA的入門知識,想近一步了解GA的產業趨勢、功能新知還可以到GA官方部落格、到GA官方論壇了解實務操作問題。
Search Console是在從事SEO關鍵字、搜尋引擎優化時的實用工具之一,相關的操作方法可以參考廣告管理員;此外,我們在以下這幾篇文章都有比較深入地提到Search Console如何協助提升SEO優化,除了幫助你建立Search Console更清晰的觀念,也能深入以更為全觀的角度了解SEO如何運作。
延伸閱讀:
SEO搜尋排名優化知識:
破解迷思、正確行銷學習觀念建立:
👉 【網路行銷策略大全】10大打造高流量的網路行銷佈局手法!
👉 「會 GA ≠會數據分析」,3 大數位行銷迷思破解,行銷人必看!
認識其他數位行銷工具、技巧:
另外,如果你還是學生,想進入行銷領域工作,實習也是非常好的方式,我自身便很有感!過去在學校上過行銷方面的課程,課堂上介紹過許多市場、策略分析的理論(STP、4P、五力分析等等),但真正到企業實習後才發現,其實行銷策略的擬定與規劃並沒有制式的框架,行銷是很活的東西,它必須要隨著生活周遭議題的風向、不同產業客戶的需求與定位調整策略。另外隨著數位趨勢的興起,現在品牌行銷幾乎多少必須與線上網路平台有關聯。Google、FB演算法的規則也經常在調整,這些也都會影響網頁、社群的成效。
Anyways~如果你真心想朝行銷這條路前進,若有機會還是建議可以到業界實習見見世面,除了可以透過實戰累積到的經驗與真正實用的能力(還是要慎選企業啊!很雷的還是有的,可以多上網爬文企業評價、資訊),在企業中有人帶你,你也能減少許多自行摸索的時間,讓學習更有效率,也能快速了解自己適不適合該產業。
如果你是從事非行銷相關領域的求職者,建議可以去思考職位之間的關聯性,並且至少要充實最低門檻的知識。若為品牌端的行銷企劃人員,可以去思考是否能將企劃能力轉移到數位性質的行銷活動?對於數位工具的使用是否有最基本的觀念或是握有證照?
面試官最重視的,莫過於你是否能勝任此職,因此你要盡力表現的是,如何跟從事相關領域的人競爭?事前做足數位行銷領域及職位研究,展現過去累積的優勢和自學能力,才能讓你更有機會取得面談者的肯定!
這個問題必須回歸到事前做功課這件事,你是否能說出該公司跟其他公司有甚麼不同?有哪些競爭者?為甚麼該公司比其他公司更適合你?你為甚麼是最適合的人選?(行銷是一門說服力的學問啊….)
關於這些問題有許多準備方向,以集客來說,官網、社群還有部落格的文章,有許多針對不同行銷管道相關的文章都可以找到相關的解答。事前做好準備,來到展位與人員交流時,也能直接從更深入的話題切入,甚至可能獲得無法在網路上找到的資訊。
延伸閱讀:
了解不同類型的行銷公司服務、性質差異:
認識集客式行銷:
👉 【企業轉型】Inbound Marketing 集客式行銷,提升營收業績的關鍵!
👉 什麼是集客式內容行銷?搭配 SEO 創造高轉換的品牌經營手法!
以上筆記是以行銷產業為主、及我們公司的角度統整出來的結論,每一家企業的需求跟準備方向都會有所不同,還是必須就不同企業的角度出發去準備面試方向,才能夠獲得該面試官的青睞喔!
感謝看了這麼多文字眼睛沒有脫窗的你,也希望我的文章能幫助到各位對於行銷、新創有興趣的朋友們,也歡迎按讚、追蹤我們公司的粉專:https://pse.is/ED7Y6,讓你不會錯過任何最新的行銷資訊與知識~~❤️👌
本文章發表於:工作。實習。打工心得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4 則回應
匿名
2019-02-24 13:32 #1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9-03-26 00:19 #2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2-04 12:28 #3
回覆了本文章
0
2020-02-11 19:02 #4
谢谢你的分享!
https://www.hdcourse.com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