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2016年總統大選,各黨派提出的能源政策。
懶人包整理一下:
蔡英文候選人:快速停建核4,並且增加天然氣發電比例,然後同時發展綠電不單單風力,還有太陽能、地熱、潮汐等等。(增加就業機會?、會有缺電過渡期?)
朱立倫候選人:以核養綠,緩慢減少對核能的依賴,將電力自由化,增加電力的競爭與產出,強制國內500強企業,優先購買綠電。(電力自由化=電費上漲?、企業購電=企業外移?)
宋楚瑜候選人:推動能源相關法律,推動綠建築。(法律很重要?、口號很重要?)
這一個是2019年5月8日的數據,來源於台灣電力公司。
由上圖可以看到尖峰用電與離峰用電是有滿大差距的,民營電廠也是在8:00左右加入近來,因為用電尖峰是9:00-18:00,而太陽能發電的活躍期間也正是這一段時間,但是現階段太陽能發電面對的考驗因素還滿多的,例如空間問題(台灣目前太陽能發電還是以集中的為主,不是每一戶都安裝個太陽能板),還有溫度問題(每上升1 °C,發電效能會減少0.3~0.5%,以25°C為基準),最後也是最大的問題環境影響(太陽能板的生命週期為25~30年,隨著使用年限也會降低發電效率,並且未來會有廢棄回收的問題。)
這邊小小解釋一下,太陽能發電目前發電轉換率為16~20%左右。
但是可以看到目前綠電的占比真的有在上升,並且是在合理的時間發電。
再來這是網路上找到的圖片,非核家園都是雙方的最終目標。
國民黨的以核養綠版本,提出的方案是相對可行的,但是面對的就是更多的空氣汙染與將要面對老舊與不安全的核能廠,並且再生能源的占比沒有提升,或是這一張圖片是錯誤的。
民進黨的非核家園版本,相對來說是一個目標,要如何達成就要看政府的執行能力,大家對於目前執政團隊的印象應該都只在於風力發電,而風力發電的確是目前最乾淨的發電方式,但是真的適合台灣嗎?至少這一個發展方向是正確的,再來就是這些綠色能源中的互補關係,可能要留給之後,才可以知道目前的能源政策是對的還是錯的。
推薦閱讀: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4 則回應
2019-05-08 #1
別人的成功經驗套在台灣不一定適用,長遠高理想目標也行,但是需要配套措施,而且哪些能源替代方案好,都有階段性,及報廢的考量。
有時候想想,大家都不愛焚化爐卻要製造垃圾,這些反對的建設通通蓋在園區、百貨公司、立法院、市府內,讓它結合政府機構、你我的工作、生活,是否建設時的嚴謹態度會更高呢!還是永遠吵鬧不休二十年都蓋不成了呢!
1
2019-05-09 #2
#1 石頭哥
真的,媒體很喜歡亂引用說法國還是哪一國完全綠能發電,結果是透過跟其他國家購買,而很多政府官員喜歡外出考察,之後學個半套就回台灣要預算.......
2
匿名
2019-05-09 #3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9-05-11 #4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