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Blink的實習生期中報告,報告後,跟同學們聊聊天,有2位是要準備找工作進入社會的大四生~ 剛好有人提起這話題:第一份工作,進新創公司好呢?還是進大公司好呢?
(之前在演講時也有同學問過,只是一直沒時間好好靜下來寫這一篇文章,趁這機會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想法)
針對這個問題,我想反問同學,這兩個工作你的執著點是什麼呢?應該代表這兩個工作內容個都有你覺得吸引且難以取捨的特點吧?
通常聽到的答案是:因為新創發揮機會大、學習多,而大企業則是視野可以更廣闊。
這時不禁想問,那為什麼不找一個發揮機會大、學習多,又可以讓大家視野更廣闊的呢?也就是這座標中的第一象限呢?
這樣的特質工作,怎麼找?
1. 新創中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或是獲得大筆投資,已經有拓展市場的機會與計畫
2. 管理顧問業或是銀行業的MA 或是其他公司的trainee program,因為管理顧問中或是MA 或是trainee 都有機會在企業中不同單位rotate 訓練,這時候就有機會看更多職位、更多嘗試
但當然,因為這樣的特質求之不得,所以競爭相對的大,但是,沒嘗試過、去應徵過,就不要隨意放棄,很多時候都是自己作繭自縛,Never think small when you can think big ! 相關的例子在我身邊很多,在這邊就不多贅述,未來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
若真的無法爭取到這樣的機會,那我們就來思考,自己比較重視的是第二象限?還是第四象限?這時候可以建議針對你最後拿到的職位offer 分析,或是拉長線思考,現在是學習多比較重要?還是擴展視野比較重要呢?
抉擇總是難,很難有百分百完美的決策,但只能依當下情境,做出最佳化解 :P
我認為這時候的情境下,需要考量的就更多了,你需要分析的會更多,我先以我聽過的故事為例:
1. 若你非本科系,想轉換跑道(挑戰非本科系的職業/職務),或許可以從新創公司開始,因為新創公司是打破現況,很多不一定是原有的學業所可以規範與學習到的,所以他們會更願意讓非本科系的人嘗試,重點是你有好的態度,你有熱情,且不怕挑戰。一來你進去的職位,就比較不用受到「本科系」的束縛,加上,你尚未確切知道自己的興趣與事業方向,新創可以讓你多一點挑戰與嘗試,可以從中更懂自己。
2. 以拉長線來看career path 這件事,我記得以前有個人資前輩給我的建議:
a. 找你有興趣的職位,未來的機會,就是有機會在不同的產業,找尋同一類型的職位:例如你對行銷有興趣,第一份工作可以先找行銷或公關等同類型的職位,加強自己這個職位的專業,我有一位學姊,他曾經在華碩電腦當行銷,後來到一新創公司 - 愛卡拉也是行銷職,後來再到肯德基與KKBOX ,都是行銷職。有同學問說,不同產業的行銷,真的有這樣的機會嗎?其實還蠻多類似的例子的,尤其是在新創產業中,更常有類似的例子,我有一位同學,本來是在一食品業當行銷,現在是在Google 裡面的行銷;有另一位同學,在Double A 當行銷,後來也到Loreal 的行銷相關工作;甚至我有一位本來在投資銀行工作的朋友,後來跑到科技業總經理室當財務分析師。
b. 找你有興趣的產業,或是你認為未來很有機會的產業發展:若你看好銀行業,你可以從信用卡部開始,若有興趣,可以申請到其他部門嘗試;我有一位在投資銀行業的學姊,他本來是一位分析師,後來覺得業務端比較有挑戰性,後來就在內部轉調,改到業務部門。還有一位朋友,本來是在本土的券商,後來也因緣際會,進到了Goldman Sachs(高盛) 工作。
前輩曾經告訴我,不要一直覺得第一份工作會決定你接下來的人生,他是重要的,但他的角色也可以是你第二份工作的跳板!甚至只是你第二份、第三份工作時的第一份工作經驗,這就要看你自己的職涯規劃了~
人生很多機會,只看你有沒有心去爭取 :) 很多時候,絕對不是只有前人走過的才有道路。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2 則回應
2016-05-18 15:58 #1
謝謝學姊的分享~~在面對未來不確定通往哪邊的路途上,學姊的分享真的讓我清楚很多,接下來就是自己對自我未來要做的功課,想清楚到底要怎麼走這條路。但不論怎麼走,都會無悔且勇敢的走著:)
0
2016-05-21 13:55 #2
Carol 加油!未來會怎麼發展不確定,但保持你現在的態度與認真,我對你有信心,可以找到你自己的定位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