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你會想離職?
有朋友在其他公司跟你做一樣的職位,卻拿的比你薪水高?做得要死要活,搞得沒有私人時間?還是很要好的同事離職,你也無心想要繼續做下去了?
這雖然都是常聽見的原因,但其實離職都是有一些徵兆的,這些比較只是加速你的離職,甚至成為離職的理由和藉口,這篇文章是寫給正在思考要不要離職的你使用說明書,到底哪些狀況應該要離職,哪些狀況只是自己選擇離職逃避呢?
1. 有其他公司願意提供你職缺工作,而且是比目前工作更有發展性、更前瞻的公司
2. 這產業已經停止成長,公司業務逐年縮減
但是如果你不是在這樣的前提下,想離職的話
1. 面對上班很痛苦、好累、下班充滿負面情緒
沒有工作是只有成就感、開心,而沒有任何壓力的,即使是夢想工作、熱情,都有可能因為人際關係、市場的現實、經濟上的壓力等,感到壓力,重點在於,這是短暫的?還是永遠的?
。真徵兆:若是,你已經做了很多嘗試的,例如加入不同專案,就算有再多的假期也無法讓你重新感到有元氣,一點熱情都沒有了,那你的確該讓考慮離職。
。假徵兆:短暫的,是有時間性的,例如淡旺季,或是,因為工作環境,例如同事不夠友善,或是有太多雜事等,要懂得適度時間管理,或是適度拒絕同事等,不然一樣的狀況,換到新的環境,還是有一樣的問題!
2. 在這職缺上,已經學習不到東西
一個好的工作,會讓你不斷面對挑戰、不斷讓自我成長,累積能力與可轉移的資源,當你有一天發現自己停止學習,這到底是公司沒有任何學習的機會?還是,你不去爭取?
。真徵兆:若是你在這一份工作待很久,很多職位都挑戰了、各式各樣的專案都負責過,已經找不到任何挑戰工作可以爭取了,這職缺不能幫你達到,那你的確該考慮離職。
。假徵兆:你「現在」的工作,你已經很上手,但你沒有跟主管或是企業人資等爭取,爭取其他自我挑戰的機會,例如外派、負責專案等;公司不會隨時看著你的學習狀況,很多學習都是要靠自我挑戰,進一步去爭取!
不要因為自己不爭取,而選擇離職,因為到哪你可能都會遇到一樣的狀況!
3. 對自己做的工作,不感到驕傲
當你可以認同自己做的工作,一定會很想跟其他人分享你目前的工作狀態,甚至以自己工作上的成就為傲;但是有些人對工作的、就職公司的驕傲,是因為股價、社會觀感、趨勢的走向而變化,而不是真的,自己不認同自己工作的內容。
。真徵兆:若是,你的工作無法幫你累積能力、帶得走的資源,或是工作很久,工作上都是雜事為多,每天做一樣的事情,且容易有人替代自己的位置,或是企業開始有些違法交易、違法業務等,那你的確該考慮離職。
。假徵兆:朋友說,哪個產業、哪個科技趨勢,才是未來人才所在,所以你開始質疑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或是,同事說哪一個工作薪資很高,開始覺得自己的工作一無是處。
或是,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你的挫敗感,讓你變得沒自信、不在為自己做的為傲,但其實這挑戰是職涯必經之路,階段性/短時間的挑戰。
如果一直在意別人的眼光,你坐哪份工作都不會踏實的,因為有人推崇就會有人批評,若下一份看似夢想工作,卻有人批評,你會不會又開始不認同自己做的?
有挫折、覺得難,代表你在進步中,過了一關,你就有機會成長,一直逃避難關,只會讓你不斷困在舒適圈,拉長遠來看,沒有進步,沒有競爭力,未來想找好工作、待遇更好的職缺,沒人願意雇用你。
4. 你的付出沒有人讚賞,甚至有人批評你
工作時,若有別人的認同,或是有共同努力的夥伴,是最美好的事情。
。真徵兆:企業宗旨不明,大家沒有明確的目標、不求進步,沒有明確的升職機制,公司很多主管或是老闆的關係人員,例如親戚、朋友等,抱大腿的才有機會往上升,完全不注重能力,反而多做會被鄙視,再這樣墮落的環境中,你的確該考慮離職。
。假徵兆:雖然主管不會直接口頭稱讚,但是有明確的晉升、賞罰機制,可能在福利、年終上會表現出來;雖然說是批評,但其實是比較嚴厲的建設性建議,跟著修正、改善後,發現自己成長很多。
職場上,或是說長大後,要學會自我認同,而非一昧的追求別人的眼光與稱讚,沒有誰有義務,要照顧好你的情緒,為了求成長求進步,該學會的是自我肯定與情緒管理!
5. 已經開始解僱很多人
大量解僱,是很重要的危機警示,但是解僱有不同的原因,只要方向對、產業還在成長,有能力的人還是有機會的!
。真徵兆:產業停滯,公司營收下降,且整個產業的成長率趨緩甚至變成負數,公司也沒有明確的轉型策略,或是創新佈局,那你的確該考慮離職。
。假徵兆:有些解僱,是策略型的解僱,例如早期一些專案僱用大量人工,但後來自動化、外包合作等,不需要在這麼多人工;被併購,縮小原本企業規模;企業轉型,裁掉不相關的單位或業務等。
這些雖然看似解僱很多人,但若再這樣關鍵時刻,若有機會扮演關鍵角色,未來當公司再度快速成長時,你的職涯有機會跳得比別人更快更遠。
重點還是要看,對公司發展的前景、掌舵者的能力、產業的發展性,而不能只是看一時的解僱狀況。
6. 遇到職場霸凌、遇到很機車的同事或是老闆
有時候遇到一些很機車的同事或是老闆,真的會身心疲憊!
。真徵兆:他因為自己的特別身份,例如:接班人/二代、主管等,而進行霸凌,而這個身份真的沒人可制衡,多次反應給人資,都沒有改善,那你的確該思考離職!
。假徵兆:很機車的同事,可能因為他懶惰,或是他很會嫉妒別人,或是因為職場政治,通常你能力值得被信賴,不隨便參與任何一黨,不隨便說別人壞話,認真做好自己的事情,學會適度fight back ! 面對不合理的事情,懂得拒絕!
職場政治,其實很常出現,若你現在不學著面對,不管換幾份工作,很可能都會有一樣的狀況!
1. 是否有經濟壓力?
不管是,還沒有offer 時就已經辭職,或是直接轉職到下一份工作,在這樣的轉換時,都要確認自己是否有預留3-6 個月的生活費用。
找工作時,花3-6個月是算正常範圍,所以當你下定決心要離職,請務必確認,自己是否可以沒有薪水下,生活3-6 個月,這樣你找新工作時,就不需要急急忙忙,甚至因為經濟狀況,而需要將就,若是將就接受一份你沒有很滿意的工作,或是跟上一份工作差不多的工作,你的轉職思考又會重複循環一次,這樣每次的轉職,都只是在原地踏步!
另外,即使你有拿到一份工作, 一來是因為,有些公司會有3個月的試用期,同時你也可以給一段時間觀察公司,有時候還是會遇到不理想的狀況,例如:講的工作內容跟當初不一樣,或是突然專案沒了,取消這個職缺等,這樣你還有機會好好找其他工作。
2. 離職後再求職,很正常的
前提是,你的經濟自由、沒壓力下,其實裸辭我覺得是很可以的,加上,在裸辭期間,可以加強自己以往想學習的技能,或是嘗試自己想嘗試的兼職等工作方向,是一個很好充電的時間。
3. 除了人力銀行,更能透過獵人頭、自己的人脈,物色好工作
大家認為辭職後再求職比較好,主要是因為,擔心自己太忙,而要在網路上一一找職缺,會花太多時間,怕變成,工作狀況不佳,而找工作狀況也不好,兩頭空。
其實,除了企業公開招募、人力銀行上的職缺,還有更多職缺,是透過referral (引薦),尤其是越往上層、有經驗的職缺,越不容易在人力銀行公開職缺中出現,所以你可以找獵人頭,當有你適合的職缺,他可以推薦,然後在生活圈,可以找你理想職缺方向的朋友們,電話聊聊或是社群軟體上聊聊,釋出求職的意願,這樣有相關職缺,也會想到你!
離職、轉職,一開始總會覺得不好意思,或是很多很多的考量,怕自己黑掉、怕被前老闆們討厭等,其實,這些都是很自然的過程,更不用說現在的環境,產業求新求變,人才的多元、自我挑戰的需求也提升很多,大家對人才的需求再也不是以往的年資,而是,你的態度、特質與能力!
想清楚了,有明確方向,就勇敢離職吧!
(圖片來源)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6 則回應
匿名
2020-03-12 01:00 #1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3-12 01:00 #2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3-12 01:00 #3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3-14 22:17 #4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12-10 15:33 #5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12-10 15:53 #6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