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上一章中,我們從電視劇天空之城看韓國升學制度。
今天我們將帶您看兩個特權入學的真實例子...
🔎震驚南韓社會的曹國案與朴槿惠閨蜜案
圖片來源:法新社
推甄入學一直以來受到許多家長的不諒解,不僅是因為這與學生本身所有的文化資本息息相關,讓弱勢者處於更弱勢的地位,同時,也是因為南韓近期爆發特權入學的醜聞,使南韓社會對政府大失所望。
南韓法務部長曹國,遭控利用自己的特權,讓女兒曹敏於就讀高二時,即掛上醫學院病理學論文的第一作者,後也以此經歷順利進入韓國學子的夢想學校-高麗大學。大學畢業後,曹敏繼續攻讀釜山大學醫學研究所,雖成績不優異,卻能拿獎學金,因此讓人質疑這與其父親權勢有關係。
朴槿惠的閨蜜崔順實不僅被爆出干預國家政治,更利用「特權」讓女兒鄭維羅以馬術特長生的資格,進入名校梨花女子大學。入學後,鄭維羅作業幾乎全抄襲網路上的資料,但仍然得到高分,教授與她講話也需畢恭畢敬。種種不公行為使其他同學不滿,召集全校師生在校門抗議,整件事情才引起社會與檢調單位的關注。
🤷♀改革之路,政府如何帶頭改變?
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韓國政府一直把教育政策列為重點治策之一,文在寅上任總統後,於2018年列出教育改革的修正項目,包含三項:
一、把申請的機會多放一點在大學入學考試(韓國簡稱修能)
二、避免不同類組有不同等級,而影響申請資格,改為列出原始分數
三、統合申請大學的時間。
首先,韓國學生推甄大學的管道,是學生的生活紀錄簿以及小論文,且這個管道開放了70%的名額,換句話說,如果以修能成績申請大學的考生,就必須把握剩下的30%。然而,考修能的人不只有應屆考生,還有沒考上的前幾屆學生,所以這個配額的設計一直以來飽受批評。
第二,如果你選擇考生人數較多的組別應考,則必須與較多人競爭,以級分顯示的結果將可能是造成你進不了名校的關鍵。因此,改革的方針也針對公平性做出決定:成績單應列出原始分數。
第三,韓國學生推甄和考修能之間的時間,相差了將近半年,這也是讓考生「心很累」的原因之一。因此,韓國教育部希望統一兩者申請管道的時間,以免造成學生過多的壓力與負擔。
除此之外,政府也規定,補習班下課時間不得超過11點;今年更推出新制,學校不得再強制學生留校晚自習至晚上10點。
👉下一篇,我們將訪談韓國大學生,呈現他們的心路歷程!
—By 犖兒、Je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