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自己創業與帶領新創團隊的經驗,分享對於五個遠距工作所需的技能與特質,對於想要轉職遠距工作,或是對於遠距工作充滿憧憬的你,或許是一個參考。
更多遠距工作經驗:遠距工作就像遠距戀愛?那三年團隊溝通遇到的問題
根據筆者參與多場遠距工作社群活動,以及和台灣實行遠距工作者的對談,發現共同話題的第一名是:自律。
遠距工作讓人沒有了既定的約束與管理,你可以在山裡頭寫程式,也可以在海邊和團隊成員視訊合作,但是若沒有辦法擊退惰性與懶散,你就不會是一個好的遠距工作者。
自律這件事情是可以被評估和養成的。我碰過大部分的遠距工作者都是軟體工程師,很多人覺得這和工作本質有關,除此之外,我也發現這些人通常是自學的方式習得程式開發的能力,
本身是否足夠自律,曾經有自學成功經驗,就是一個具鑑別度的指標。
如果過去沒有這類經驗的話,建議有志於遠距工作的你,先從線上學習課程或是任何一件事情,培養連續 21 天不間斷的執行。如果對你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苦差事,那麼遠距工作的自律或許還不夠。
自律並不是要你接下所有的工作,好的遠距工作者懂得任務的優先順序,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管理。以我自己三年多的遠距工作經驗,不僅要管理好 「時間 」,更重要的是 「專注力 」和 「能量 」。
尤其對於創業者、新創團隊成員來說,工作時間可能較長,能不能保持一定的專注力,或是調整自己的時間,重要性等同於時間管理。
不僅要管理好 「時間 」,更重要的是 「專注力 」和 「能量 」。(圖片來源:pixabay)
或許你會覺得好笑,孤獨感?我才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呢!如果你對於孤獨感感到好奇,不如讓我說個簡單的親身經歷。
一個人在台灣工作,雖然我知道其他國家有同仁會協助我,但他們不太可能即時回覆我或隨時給意見。我必須要一個人獨自摸索、獨自被客戶挨罵、獨自想出方案、獨自做任何事情。
有時候壓力大到在棉被裡頭大叫,下一秒又要解決客戶的問題。
而這樣的感覺,我持續了三年。
當然,並不是每次狀態都是如此,也不是每個人對於孤獨感的體會一樣,但是孤獨感仍然需要解決。
鼓勵遠距工作者可以和團隊成員開私聊群組,聊聊八卦也好,遠距工作也是需要培養非正式的關係和溝通。或者遠距工作者可以多參與線下社群和活動,持續保有和他人接觸的機會。
每個人都知道溝通能力重要,不過大多人提供的是「說話的技巧 」,忽略了「聆聽的技巧」一樣重要,否則雞同鴨講、互不理解的情況,並不是能解決問題。
怎麼樣能評估自己的聆聽能力呢?我建議從總結對方說話的能力開始,當對方說完一段話之後,能否用自己的話語重述對方的意思,這算是聆聽到的初步成果。
不只是能說,還要能聆聽。(圖片來源:pixabay)
英文、日文或其他語言,不可諱言仍然是重要的考量。分享實際的經驗:曾有美國企業嘗試在亞洲找工程師,但是會遇到亞洲人英語表達能力的問題,以致於工作無法順利進行。
現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可能覺得現在才練習英文已經無望。但其實工作或商用英文的需求,和求學時代的英文能力取向不一定相同,除了推薦參加 鋼鐵V的英文工作坊之外,敢於用片段語句簡單表達也是可以的。
只要能溝通,簡單的英文也行
而且透過一來一往的英文練習,你會聽到英文母語人士用較正確的說法,無意間就學到了一課。逐步累積的成果,往往會超過你的想像。
以上五點的評估,是作為遠距工作者較為直接的評測。然而放在非遠距的職場中,也一樣需要受到重視。
尤其現在網路化的職場中,遠距和非遠距工作之間的界線逐漸模糊,你雖然需要進辦公室,但是也需要和世界另一頭的同事開視訊會議;你雖然可以和旁邊的同事討論,但是也需要利用雲端軟體管理不同區域成員的進度。並不是只有遠距工作者,而是未來的職場工作者都必備這些技能。
參考文章:我適合遠距工作嗎?五個自我評估指標測看看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2 則回應
匿名
2020-03-12 01:01 #1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3-12 01:30 #2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