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寫於2018年,最初刊登於 Medium )
接觸區塊鏈的大小事也將近一年的時間,雖然還只是大學生,但在這一年的時間也遇到不少有趣的事,從創建自己的第一個錢包,在虛擬貨幣交易所進行的第一次交易以及第一次投資國外的項目(ICO),參加活動認識了各式各樣的區塊鏈公司,區塊鏈這項新技術再一次的讓我對這整個世界有著新的衝擊,也讓我瞭解到網路世代正在進行新的一次革命,雖然區塊鏈的發展目前仍然不純熟,不斷地受到市場上的考驗,但會如何的顛覆我們的生活,還是很令人期待的。
幣圈一天,互聯網十年,鏈圈一天,人間一年
有在接觸區塊鏈的人應該都有聽過這句話,真的是開始接觸才瞭解此句當中的奧妙….,每天都可能會有具破壞式創新的項目被開發,也有許多人因為投資項目的獲利或是失利,讓自己的數位資產價值改變了數十倍。
用點打工的錢來投資看看
商學院的背景告訴我自己未來的生活只靠一份正職工作存活是很困難的(新鮮人薪水遠遠不及工程師),就業市場非常競爭,如果我不是高起薪的前10%族群(或甚至更低),那我一定得讓自己有個投資的管道同時開始訓練自己對產業、市場動態判斷的邏輯。
2017年三月某天,在某堂適合滑手機的課堂上,意外從神人同儕的限時動態看到這個令我感興趣的價格介面,便開始栽進這個世界。
丟了一些存款進去玩之後,發現當中市場的巨大波動性及未來性,嚐到了甜頭,但也開始感受到自己不健康的投資心態,自以為炒短線能夠賺錢卻凸顯了自己的無知。(俗話說的:成為韭菜(註1)的第一步),就好比在投資股票基金前,至少都會對投資標的做點功課,當時確實被獲利蒙蔽了雙眼)
也許從朋友的回答中也慢慢瞭解整體市場會有如何的發展,應該要投資哪些項目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哪些項目未來能夠實際落地應用於生活當中,提供著什麼樣的功能及服務。
從大二就開始透過許多新創公司舉辦的相關活動,很渴望透過不同的項目瞭解在這個世界中有哪些不同的市場應用以及商業模式,當共享經濟、人工智慧、大數據雲等領域皆能夠與區塊鏈這個新科技做串連,許多破壞性的應用也將應運而生。
從那時候開始每天看著價格變化、瞭解不同項目相關資料的日子
而當時所用的資源有
幾個月後,網路有關區塊鏈的資源數量可以說是急遽上升,更多市場上的應用也都開始曝光於各個媒體,我也親眼見證了「2018年-區塊鏈技術的大爆發的元年」發生在我的周遭生活中,時至今日,台灣也發展了許多區塊鏈的相關企業,以媒體來說筆者就有3-5家的新聞是每天固定收看的,有非常多的資源可以接觸最新的產業動態與新聞。
(註1)韭菜:韭菜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的股市圈裡,股市中的韭菜是用來比喻那些虧錢的人。這些人很像韭菜這種植物收割後又會再長出來,長出來又可以再次收割。
(註2)市場深度圖(Depth of Market,DOM):可以清晰地看到買方和賣方的實時狀況,買賣雙方之間的「較量」,幫助自己預測未來市場。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5 則回應
匿名
2020-04-19 10:22 #1
鼓勵了作者
1
2020-04-19 18:18 #2
感謝分享🙏🏻
1
匿名
2020-04-19 23:58 #3
鼓勵了作者
1
匿名
2020-04-21 02:26 #4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4-27 23:23 #5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