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哲 / 知名通訊軟體公司數據分析師
職涯過程
就讀交大資工時知道自己不想只當工程師,因此進入台大商學研究所,到商管科系後才發現資工不注重實習,但對商院學生來說實習很重要,於是先後進入兩家新創實習。第一份實習做營運實習生,當時公司剛引進Tableau,但沒有人力和技術去用,所以就被派來做這塊,第一次從學生實習的角度接入數據分析。第二份實習在台灣新創競技場(加速器)擔任商業開發實習生,負責分析新創團隊的營運,培養對產品或商業思維。畢業後就到知名通訊軟體公司擔任數據分析師。
數據分析師的工作型態
數據工作者須具備的能力
1. 與數據互動的能力:快速建立假設並提出數據驗證(猜>驗證>猜>驗證>答案出來)
硬實力包括GA(Google Analytics)、Tableau、Presto,需要程式背景。
2. 產業knowhow / 產品思維(產品滿足用戶什麼需求?產品價值?):需透過實務累積
目前很需要數據工作者的產業包括電子商務、電競遊戲、美食外送、社交應用、行動支付、旅遊等。
3. Critical Thinking:透過實務累積、以管顧方式培養能力
常思考:為甚麼要做這個分析?想解決什麼問題?解決誰的問題?這個分析方法合理嗎?有更好的分析方式嗎?這樣解讀數據對嗎?
一直問自己,不斷思考。
如何切入這個職能?
→新鮮人大多是有技術底子的,因為在公司內有經驗的人很多
對即將進入職場新鮮人說的話
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Data的角色在台灣職缺不是那麼多,反倒是新創團隊讓你累積用數據解決工作上的問題,對之後進到大公司很有幫助。
Q&A
Peggy:統計或跟產業分析相關、要報告和分組的課,我雖然以前沒有修過跟數據工作直接相關的課,但有修很多商業分析、團體報告的課,所以很擅長商業報告,這也是我跟理工背景的人相比最大的優勢。
社團的話可以去擔任做決策的角色,練習站在較高的視角看事情。
實習的話,對產業或公司發展有興趣很重要,喜歡這間公司做的事情才有動力幫他們做進一步的分析研究。
以上之所以沒提到技術是因為都是自學,聽說現在學校有些統計課會教相關軟體,但學工具要會運用,可以思考是否一定要透過學校體系學。
維哲:我反而覺得統計用不太到。盡量修資工的課,學平行運算,累積專案經驗和作品集。
維哲:可用部落格展示Dashboard,提供自己做的分析報告。上過的課程可以寫,但不代表你會用,重點是有能力回答他的專業問題。
Peggy:不確定學校有沒有要用R做研究報告或研究分析,如果有的話可呈現。
維哲:出發點不太正確。不是你有什麼,而是公司在意什麼?先去了解面試的這家公司到底在數據分析時會用什麼工具?會遇到甚麼狀況?
不是只有你會R,如何比別人更出色?要更早鋪路才有作品集或實戰經驗。
Peggy:實習就看你對什麼公司或產業有興趣。商業思維的訓練、行銷或產業分析等能力,若還沒工作經驗就多去閱讀商業相關部落格或商業評論,讓自己在看產業指標時做批判性思考。
維哲:我不太相信學校上課能得到什麼。商院的生態重視實習歷練,最快的方式就是實習,可以去找加速器的實習機會,因為加速器的目標就是幫助新創團隊和產品成長,有機會接觸到裡面的CEO,能直接聽到第一手實戰經驗。
維哲:不難。這跟學院無關,重點是資歷累積。往前鋪路,只要開始了就會逐漸創造自己的Storyline,有相關工作和實習經歷比科系重要。
維哲:第一份資歷通常不會太好,有人給你機會就要感恩,之後機會就會慢慢來。待的團隊雖然很小但會接觸到其他部門的人,接觸到的人會因此越來越廣泛。
Peggy:看公司,通常不會到要現場建。
問題主要分三塊:程式語言、Behavior Question(問情境,溝通、帶領團隊的經驗)、邏輯問題(圖形、類似國中數學題)。其他還有遇過藥用Excel從中導出他要的答案。
通常建模是數據科學家才會碰到,但要拿到這個offer要先到碩博士,具備很強的數據背景。
維哲:先定義模型是什麼樣的模型?分為技術面和用戶模型(商業、用戶增長等)。我工作上比較少用模型,建模型都是資深的人在做。
Peggy:我都是從工作中邊做邊學。
維哲:Google Big Studio。
維哲:最基本會寫爬蟲。幫自己設定小專案以實作學過的程式語言,不管學多少重點還是工作時能否運用。
Peggy/維哲:會基本的就好了。
Peggy:數據團隊不是公司最一開始需要的,公司要發展到稍微成熟階段才有辦法有數據團隊。各產業各公司都有需求,只是是否會願意花錢花時間去建置數據團隊。
維哲:跟產業無關,有錢的公司就會有。
Peggy:統計是一個概念,不用到很專精。
維哲:沒什麼用過。
Peggy:分析師偏商業端;科學家只有在初期會需要跟商業端配合,因為需要知道數據會運用的狀況。
維哲:科學家把分析師的需求做出來,他們自己有一套演算法。我通常是問他程式怎麼寫,用他寫的東西。
維哲:不清楚,看公司有沒有錢。
維哲:在同一個team,大家能力很互補,各自有很強的部份。
維哲:數位時代、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產品三眼怪
詳細活動內容,請參考:職業窺探:數據工作大解析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