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下〈後來的我|找工作跟母胎單一樣,容易讓人陷入自我懷疑〉而豁然開朗,抱持著滿滿的幹勁與熱情,在三周內經歷了教育出版編輯、數位媒體的專案實習、社福機構、法務助理等不同領域的七場面試後,我發現我的靈魂逐漸乾涸在一場又一場的自我介紹與相互提問中。而當我和V提到最近的疲憊感時,她瞬間為我下了一個言簡意賅的結論:「一直展現高度積極很累。」
為什麼面試這麼累?不過就是自我介紹、說說話,聊了大概十幾分鐘互相認識而已不是嗎?當然不是。面試絕對不會只是跟公司主管聊聊天,而是必須要把自己所有最棒、最適合這個公司的特質和經歷,濃縮成短短幾分鐘的句子,在用各種積極和正面的語氣與表情儀態,試圖打中面試官的心,讓他記得你。因為他先要對你印象深刻,才有可能喜歡你。
在經歷過不算多的這幾場面試裡,我其實也慢慢發現自己到底「在找什麼」。
面試是一種形式平等,實質不平等
我的第一場面試是遠距面試,是我非常心儀的公司,也因此在面試時我既是粉絲也是求職者,這樣的身分為我帶來的優勢,是對公司產品與文化本身已有一定的了解;同時也能在應對面試官的種種提問時,能夠依據我對這個公司的熟悉而做出更好的回答。因此,在一開始預計只有三十到四十分鐘的面試裡,我和面試官進行了一個小時非常愉快的談話,結束的當下,我對自己的表現有著不錯的把握。一周後,我果然順利的收到了第二次面試的通知。
然而在第二次面試前,我先後一共經歷了近五場面試,已經有些厭倦這種反覆「高度積極」的狀態,以致於第二次的當面面試,反而沒有表現出太大了熱情。而在這些面試裡,我多半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可能也是因為對於心儀公司的第一場面試有著不錯的把握,又是心中的第一志願,所以有些鬆懈,並沒有就其他這些面試的公司做太深入的了解,以致於在面試時,沒辦法給予面試官太深刻的回饋,甚至當我問出「貴公司未來有什麼樣的規劃」時,還被質疑,如果對目前的發展都沒有概念了,問這個問題有什麼意義?
那也是我第一次意識到,我把面試以為的太天真了。我以為面試不只是種人力資本供需的公平談判,更可以是和企業高管敞開心胸對談的機會,卻沒想到對於某些公司而言,它不過只是一個形式平等,實質卻依然帶有權力不對等的對話形式。形式平等,是因為名義上我雖然是被審核的人,但同時我也可以就對方的反應做出取捨,但它之所以還是一種實質不平等,端看誰更需要誰。
比如我面試的某間社福機構,很明顯在談話中能夠感覺到她對我的青睞與讚賞,結合我的能力、經歷與當下的口語表達,都讓對方不斷釋出一種「試圖說服我來工作」的氛圍,但可惜的是透過面談,我也更確定自己對於那個職位並沒有太大的興趣,所以這時候,我雖然是求職者,卻得到了具有選擇權的那個優勢地位。
喜歡不能當飯吃,但如果不夠喜歡,可能連碗都沒有
接續前面所說經歷。我在經過那間公司兩輪的面試過後,我最後收到的是「下次再見」的未錄取通知,不失落是不可能的,但是更多的卻好像是鬆一口氣的感覺。也許是一種自我安慰,也或許是因為在這期間有了更多的自我認識,我發現我對於原先心儀的那間公司,似乎也不再懷抱那麼多的熱情,同時我也意識到,喜歡不能當飯吃,因為喜歡它的人太多了,大家擠破頭都想進去那間公司,所以儘管我的喜歡很真誠,卻不一定能珍貴到為我帶來工作機會。然而,對於我這種好惡分明的人而言,如果不喜歡,根本就不會想主動了解這間公司的發展歷程與文化,所以如果不夠喜歡,我連對方的碗都拿不住,更別說分到一口飯了。
當你很熱愛,就會很有自信
然而在這些面試裡,我唯一收到的錄取通知,是我最隨心面試的一間公司。認真回頭想想,我表現最好的時候,通常都是最沒有負擔、沒有壓力的時候。因為不抱任何得失心,才能表現出自己最坦率的樣子。而我的坦率,也正是這個職務所需要的特質。
就像當時面試這間公司時,我冒著大雨騎車來到約定好的地點,並且帶著對方要求自備的履歷和作品集,當下很狼狽,所以任何的戰戰兢兢與緊張客套已經被真實的厭世感取而代之。同時在聊天的過程裡,也因為我有帶著自己的作品集,所以當我們談到經歷與能力時,我可以透過介紹這些作品的設計理念與意義,向對方傳達出我的才華與自信,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靠作品說話。
面試的過程非常短,但對方不斷向我確認可以上班的日期。當時我並沒有多想,但不到一周,我就收到對方寄來的錄取通知。甚至是在對方履歷收件的截止日期前,就已經確定錄取。
總體而言,在經歷過這些不同領域的面試後,我發現最重要的還是立基於對自我的了解。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對什麼最有熱情,才能在最不費力的狀態下找到自己真正值得努力的工作,同時,也在這個過程裡,我發現對於現在的我而言,找工作絕對不只是為了賺錢溫飽而已,更多的是透過找工作的過程,認識不同領域的產業、不同的職務類型,進而尋找到自己最能夠付出自己才華的地方,也就是你對這個社會的價值。
這是一篇收到未錄取通知後努力振作的面試心得文,同時也提醒自己不能停止探索,要對世界持續保持熱情,也要持續和自己對話,摸索出自己真正感興趣、並且能夠做到的事情。就像今天和宇翔在老柴聊天時,宇翔所說的:「為了喜歡的事情,雖然會很辛苦,但不會很痛苦。」
沒被錄取不代表你沒有價值,只是此刻的你,與你的才華被對方認為不適合那個位置,僅此而已,所以,務必保持再接再厲!如果找不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就更努力的去找,如果還是找不到,就努力讓自己塞進去那個位置!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4 則回應
匿名
2020-06-19 15:35 #1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6-20 14:36 #2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6-24 00:04 #3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7-27 15:39 #4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