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了兩篇跟作品集準備相關的文章:【#履歷常見迷思 所謂作品集,是不是就把我所有的作品寄過去就好了?】、【一定要放作品集才能提高面試機會嗎?簡報也是作品集嗎?】,都是比較概念性的分享,這次針對不同產業應徵,與其對應的不同工具分享。
大家對「作品集」的印象,很多都以為,是整理成一個文件或資料夾的方式,寄過去給對方。
這個想法,對,也不對。
在以往,的確都是需要整理成一文件,但近期,不只是這樣的方式了,因為線上越來越多工具,更方便表現自己。
以下分享的,都是線上網站的方式,在文件方式的作品集外,可以再附上你的作品集連結,增加可信度!
1. 提供友善的閱讀方式:在這些網站上建立的作品集,只是因為已有排版,加上也是很好閱讀與觀看的方式,一連結、一網頁即可以排序你的相關作品,不用怕作品集的文件太大
2. 表現出專業:你知道這個工具,代表了你果然是對此專業是有一定認識的,驗證你是同一個專業圈子的人。
3. 社群的接觸與切磋經驗:追蹤人數、按讚人數等,不是重點,但如果剛好吸引了很多人追蹤,那很好,一定有所加分,或是有些留言討論,展現出你在這專業上的熱情。
若行有餘力,建議在寄出履歷時,可以:
簡易版(Summary)版的作品集(PDF) + 作品集網頁連結(可以是1~3個,依照作品類型而定)
1. 寄統整版(Summary)版的作品集文件(PDF檔,建議10Mb以內),放上重要或指標性的作品首圖,同時貼上延伸觀看/閱讀的連結,若是Google Drive 上的文件連結,記得打開權限,然後分類好次資料夾,或是分類好文件,例如:海報、社群圖設計等
2. 在Cover letter 或是應徵信中,可以提到你的作品集網頁的連結,或是同時在履歷上,放上你的作品集簡述與連結
【設計與文字相關】
- Dribble
適合類型:設計相關,美編、UI設計等
平面設計、插畫等作品,注重顏色搭配,沒有太多文字敘述,所以有些人會認為,是一個比較炫技的地方,但比Instagram 更友善且針對設計的社群;在上面分享是需要邀請制,有一定門檻。
- Behance
適合類型:設計相關,美編、UI設計、UX設計、印刷、手工藝、建築、廣告等
比較通用與多元,上傳的內容比較是專案導向,所以不只是平面設計,也有印刷、攝影等作品,可以透過文字、影片、圖片的方式,表現出你的設計流程,也可以選擇標示其使用的工具,例如PS, AI 等。
範例參考:海流設計
- issuu
適合類型:文字編輯、文字排版、設計相關工作
基本上issue很像一本線上雜誌,在閱讀與觀看時,會有翻頁的視覺呈現;所以若是想要呈現自己的文字編輯排版能力,這也是個很好的選擇;同時因為可以自由排版,所以也可以成為你線上版的「作品集」,針對不同的作品排版,設定目錄頁碼,方便閱讀。
本身呈現,就是一個展現設計感/美感的機會了!
適合類型:平面設計、室內設計、廣告、藝術、攝影等設計類型工作
如果要自己架一個網站太麻煩,但仍希望有表現出自己個性化的版面,那這也是一個選擇!
因為是adobe 相關產品,所以需要有creative cloud 才能免費使用。
適合類型:文字、文案力、設計相關、社群
這是大家比較常見的社群軟體,因為其版面的設計感,讓他也是設計相關愛好者的作品集展現選擇之一,可以分享作品,可以貼出影片、文字展現設計的相關理念,例如近期很流行的似顏繪、手寫字、插畫等
在Instagram 上,會容易追求美感,但因為基於他比Facebook 經營起來,仍有一定的流量紅利,再加上,在Instagram 上的使用者,其實是喜歡看一些情感、心靈等文字與故事,所以想要練習文字力,展現文字力,這也是很好的表現工具。
而本身社群的定位,針對社群相關的工作,也是很好練功的地方,分享自己的興趣、經驗等,成績不一定要很好,但至少可以表現出,你已經接觸過相關後台、了解基本的數據定義。
- 個人網站
適合類型:設計類、UX設計、軟體工程類型、文字相關工作,各種作品呈現
因為是個人網站的方式,所以基本上自由編輯與設計安排,可以是設計展現,也可以是文字部落格的方式呈現,也可以是展現其軟體工程能力與作品的地方。
其選擇有Wordpress, wix, squarespace 等
【影音相關】
- Youtube
適合類型:影音編輯、特定專業塑造、社群、行銷
因為是影片的方式呈現,與其分享很多你學過的課程或是會的技能,分享一支你自己剪接的影片,會更有說服力。
很多企業現在都會經營Youtube頻道,所以當你也有接觸過Youtube後台與數據的經驗,也是一個加分。
同時,若你有一些知識形象想塑造,也可以透過youtube 或Instagram 等社群,自行拍攝影片,或是純語音的影片方式呈現,讓企業看到你的相關熱情。
- Podcast 、 soundcloud
適合類型:特定專業塑造、社群、行銷
要展現一個人興趣、專業,不再只能透過影片、文字才能讓未來的公司看到,soundcloud 是相對比較簡易,能夠呈現你想法的方式,它既不需要你有一台相機,懂拍攝懂剪接,也不需要你多會文字上的搭配,你只要透過自己企劃內容並錄音,沒有很多人追蹤也沒關係,因為透過這樣的作品,展現你對特定產業或職缺的熱情。
【簡報技能設計】
適合類型:社群、美編、特定專業
有些工作,會很在意你的簡報設計與使用熟悉度,所以若有這樣的需求,Slideshare 就是一個很好的展現地方。
或是想要自行製作簡報,針對企業產品服務等一些分析與建議,而簡報的文件太大,這也是一種傳遞與表達方式。
【軟體工程類型】
適合類型:前端、後端、網頁開發
製作你自己的作品,或是透過改別人的作品,來表現出,你的能力。
------
為什麼現在是不是本科系,不是那麼重要?
其實有一個原因是,現在工具很多,教學與課程也很多,只要你有心,做出作品集,直接用行動與作品,表現出你的專業與技能!
(圖片來源)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