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張聿瑋 Fash
經歷:現任 GoSky 執行長兼共同創辦人、曾任 Kdan Mobile 商務開發經理
「對話式商務」是指透過聊天、即時回覆的方式與客戶互動,最後達成某種商業目標的商務模式;Chatbot,中文稱聊天機器人,為對話式商務中最廣為人知的一種形式。談到 Chatbot 的使用,很多人會想到節省客服人力,但其實客服只是 Chatbot 應用中很小一部分。
Fash 認為 Chatbot 模式與 APP 類似,但較 APP 有更多優勢,像是開發 APP 的投入成本高,運營維護皆須要工程師處理,Chatbot 有很多的免費工具和套版,上手較容易,不需要會程式也能操作。
在介面設計方面,每個 APP 都有不同的介面操作,使用者每下載一個 APP 就要重新適應,但是 Chatbot 是聊天式介面,使用者非常熟悉、極好上手。更新維護時, APP 需要下載、時常更新才能使用,但 Chatbot 是雲端運算的,操作者線上改、使用者馬上接收新版本,除了方便更新素材、測試使用者反應,也不占手機空間。
從美國球隊建置 Chatbot,提供最新賽事情報與即時門票釋出以服務粉絲;再到路易莎以 Chatbot 推出虛擬黑卡會員服務,Chatbot 的應用廣泛、不限產業,Fash 也認為臺灣中小企業眾多,更適合引進 Chatbot 經營客戶關係。
做聊天機器人一定有目的,或許是促銷新產品、引流、又或是商品介紹。那你的人生最終目標是什麼?
Fash 的終極目標是希望能實現自己認同的價值,其中包含商業思維能被驗證、財富自由、反饋臺灣教育等等,他認為要先定好最終目標,再將大目標拆分成小目標,一步一步執行。
從大學開始,Fash 便設計好一連串的小目標來幫助他達成大目標。大一時就讀工管系,在做成果的時候就發現比起做作品,他更擅長將組員的作品簡報化後傳遞價值給教授,進而對行銷產生興趣。
在大二時,他決定實戰行銷,從熟悉的事物下手,創立球鞋電商。被問到貨從哪裡來?流量怎麼來?Fash 笑著分享他是如何從無到有成立電商:「實體店面有區域性,但電商沒有,接觸到的人更多;我到 Nike 經銷商詢問主管是否有賣不好的鞋,表示自己可以協助販售,我找同學拍穿搭照、寫文案、包裝故事上架網站,一切自己來。」為了引流量,他也自己學投放廣告,練就數位投廣技能,最後 Fash 創下單月為經銷商額外收益 80 萬的佳績。
大學期間 Fash 積極規劃履歷,畢業後除陸續擔任行銷企劃專員、商務開發經理,積極學習補足不同能力外,他也一直持續接案,截至目前已幫助十多家大小企業做行銷。很多人都想要接案實際應用所學,但往往不知道如何找到第一個客戶、開始接案,對此,Fash 分享了他的個人經歷:
Fash 的第一個客戶是一間小麵攤,當時親友注意到麵攤中午總是沒人,便鼓勵Fash 嘗試應用所學,幫忙行銷。Fash 將行銷的概念拆成一般人都聽得懂的語言,與麵攤老闆溝通理念,得到第一個案子。他先找出中午坐不滿的原因,再針對附近的大學生投廣,最終成效頗佳,麵攤老闆也介紹下一個客戶給他。
他提出「集點兌換獎牌理論」的概念,Fash 認為接案就是從小換大,從小客戶開始累積口碑,一個換一個,就有機會被大企業看見。
創業後接案對象轉為大企業,在提案部分,ㄏ也有特別的見解:他認為簡報不需要一開始就完美的從頭講到尾,因為這並沒有給企業講出真正的問題和需求的機會。他有時候甚至沒開簡報,而是用問問題的方式,直接和企業溝通,找出部門之間的弱點與客戶的痛點。
「Just do it!」很多書跟廣告都這麼說,Fash 也認為確實如此:「保持多元、勇敢跨出第一步是最佳解」。有了目標就去試,投入時間心力強化技能,有技能後累積實戰經驗,只要找到有興趣的方向,再累都有熱情享受過程。
也建議還沒找到目標的人多方探索,安排不同的活動和課程去嘗試,像是XChange 便是一個很好的管道,透過活動能認識產業裡的人、了解最真實的產業內部狀況。
這次非常高興能夠與 XChange 合作舉辦線上職涯分享會,也非常感謝 Fash 的分享,可以追蹤政大創聯會以及 XChange 的粉絲專頁,以免錯過更多更精采的活動喔!
© blink.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