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ryanshiba〉
某次上課,恰好請了業界講者分享自己的求職經驗,教授也順帶請他提點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們,在現在的職場有什麼能力是求職者must have的?首先,他提到的就是「外語能力」這項。這當然不令人意外,尤其是英語能力,端看眾人趨之若鶩於考檢的現象便能得知其重要性。然而,在語言的四種能力「聽說讀寫」中,他卻特別強調了「英語閱讀」──為什麼呢?因為現在是資訊爆炸的世代嘛(還有數位科技與社群媒體勃興blablabla),要最早跟上趨勢,走在時代前端,就不可能等到所有的資訊都被翻譯成中文才慢慢分析思考。閱讀第一手,同時也經常是英語的資訊,就變得格外重要,尤其是科技業、媒體業等。若是待在台灣就職,就算沒有與外國人共事,不需要聽、說英語(當然也可能是其他語言,不過以目前來說當然主要還是英語),但至少,訓練自己消化英語資訊內容能力是必須的!
關於閱讀材料
但但但,其實許多同學上大學後,若非就讀英語相關系所,就很少接觸的全英語的內容了。雖然也有許多系所使用英語教科書,但那畢竟不太算是「訓練閱讀」的管道──應該不會有人真的一個字一個字把課本K完吧?若要重拾英語閱讀,我建議可先從英文小說開始。但篇幅不需要太長(像Twilight那種就不太好),且必須是近代的作品,否則讀到太久遠以前的作品,一來是因為用法與現代英語有出入,因而較艱澀難讀,二來很容易看到一半就想放棄。之前上另一門課,老師有推薦像是Macmillan或是Penguin出版社出的簡化版英語小說。它們多半是經典小說的改寫,專門設計讓Second language learner閱讀的作品,有按照歐語CEFR架構進行程度分級,讀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和程度選擇讀物。我把這些材料視為「啟發延伸閱讀」的種子,也就是,如果真的讀簡化版的經典讀出興趣,就可能比較有動力去讀原著。對了,這系列的書多半也都附有光碟,可以順帶練聽力!
關於讀法
找到適合的材料,也就是你大概可以掌握7成左右內容意涵的作品,並開始閱讀後,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第一,仔細讀。因為我自己其實也常常在閱讀時,索性跳過一些自己也不太了解的句子,但多看幾次其實就能把句法架構理清楚、恍然大悟了(笑)。從這些讀物中,我們要得到的不僅只是故事情節發展而已,還要學到「正確的表達方法」!因此,花些時間仔細看是不能省的。第二,讀多次。讀一次就把小說丟一邊,不但很浪費錢,還學不到東西!唯有多讀幾遍,才可能真正將通順的語表形式內化,變成自己的東西。
關於時間
以往我通常都是利用通勤的空檔來讀這些小說,但卻漸漸覺得很「空」。因為除非除非你真的隨時都能心物旁騖,或是習慣在很吵雜的環境下閱讀,不然不大建議在這些時間讀這些作品。(好吧,我是真的無法在嘈雜的車廂裡分析複雜的英語句子)相對的,在這時間聽一些Podcast或是看video,我覺得比較合適。(不過基本上就是,不要浪費時間XD)
我想,多數的大學生應該都擺脫高中時期那種,為了考試而讀英文的觀念了吧?因而我們也應訴諸於不同的學習材料,不再去讀什麼學習型的雜誌或硬背死記幾千英單了。學英語(應該說所有語言),都是「累積」而已。當然,考托福、雅思等學術檢定時,可能會需要再把自己強浸進以往那種英語的考試mode,但若平常就有在累積,你就不會像是「從零開始」一樣,痛苦地樣樣要都要補了。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