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vin 是 HKU 畢業,GPA 3.6,講得一口「Uncle Siu 式」流利英語;他有優厚的條件選擇工作。A 公司是外資企業,薪高糧準。Kelvin 立即按下「Apply now」的按鈕,沒多久就接到面試的通知。
面試極為順利,與面試官也有講有笑,順利去到最後一輪面試。Kelvin 自信 Offer 離他不遠了。
可是,Offer 與他擦身而過。這已是第四次去到最後一輪面試止步。
Kelvin 自問履歷「是正」、談吐得體、外型也算俊朗,去到最後卻沒有 Offer。他再也按捺不住,鼓起勇氣致電面試官,「究竟我衰咩?」
面試官很同情 Kelvin。去到最後一輪,可能剩下 2 至 3 位人選,但空缺只有一個。但剩下來的人都通過了大大小小的考驗,能去到最後一輪,已不是能力不足;即使實力有落差,相距也不會太遠。
「你差嘅係 Employability。」面試官嘆了口氣,緩緩地道。
「咩嚟?」Kelvin 滿頭問號。
Employability 重要嗎?
公司決定聘請一個人,取決於甚麼因素?是知識?技能?抑或態度?
將三者綜合在一起,就是你的 Employability。
簡單來說,Employability 就是你在職場上的價值。找工作、在公司生存、晉升等都需要取決 Employability。
我們需要明白,僱主期望聘請的員工除了有相應工作能力和知識,更是全面的人才。待人接物、生活技能也有一定認識,可以完美地融入團隊、適應公司文化、吸收新的知識。
基本上,Employability 包括知識、技能和態度。工種不同,三者比重也不一樣,但態度通常會是最重要一環。知識可以培養、技能可以訓練,態度卻是最難改變的屬性。
「以 Fresh Grad 來說,Kelvin 你嘅知識同技能絕對無可挑剔。但待人接物方面不夠成熟,仲要啲時間去磨練。」面試官由衷地道,「你嘅表現絕對合格有餘,但我地空缺只有一個,只能選出最好嘅人選,所以真係唔好意思。」
這就是 Employability,它不是一個有證書證明的課程或學位;它既無形,又實在。但缺少了它,面對一些競爭大的職位,就未足夠突圍而出。
本文章發表於:工作。實習。打工心得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