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less you try to do something beyond what you have already mastered you will never grow.
你曾經思考過自己為何要與某個人維持關係嗎?思考過自己進行社交的目的嗎?
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備受「人際關係的困擾」所苦,想認識的夥伴不想認識你,想放棄的無用社交關係卻又無法離開,最後只能弄得自己身心俱疲,想要雙手一攤果斷放棄。
但人脈資源卻又顯得如此珍貴,戴爾·卡內基曾說:「 成功來自於 85% 的人脈關係,15% 的專業知識。」,如果運用得當,不僅可以讓你事半功倍,獲得很多嘗試的機會,也能透過夥伴拓展自己的視野,因此如何培養一段好的關係就變得非常重要。
筆者透過整理前臉書產品長矽谷阿雅與 Accupass 副總迪哥的直播對談,向大家分享培養人脈的三個步驟。
想要獲得更詳細資訊的夥伴,也可以直接去觀賞直播唷 (๑ºั╰╯ºั๑) 👉 直播連結點我點我
本文閱讀時間:5 分鐘,快速閱讀 3 分鐘
第一步、先釐清你進行社交(Networking)的目的是什麼?
第二步、為自己準備一個好的破冰機會(延伸閱讀)
第三步、良好地經營你的人脈存摺,比你去認識一個新朋友更容易(延伸閱讀)
這次,我們先從探索社交(Networking)的目的開始說起。
在開始社交之前,你必須先想清楚你這次的社交活動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是要跟家人朋友見面,度過一個放鬆的周末嗎?還是要去跟一個業界前輩見面,向他諮詢產業的資訊,或是尋求職涯發展上的建議?
兩種不同的社交情境,會很大程度上的影響了你如何面對不同的社交對象,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主要以拓展商務人脈的情境為主作介紹。
在與業界前輩見面之前,你必須注意三個重點,分別是:
你必須從他過去的背景、職涯經驗中,找出有哪些資源是你需要的?他可能可以幫你撰寫一封推薦信函,幫你轉介紹一個客戶或者是解決方案的供應商,這些事情必須在你邀約之前就先想清楚,並且明白的傳達給對方。
你不需要拐彎抹角的浪費時間東扯西聊,因為直接切入重點,對方更能意識到你的重視程度、對方也可以更早的去思考該如何協助你,在發問之前如果提了太多不相關的內容,反而會模糊焦點,無法效率的運用這個人脈資源。
「健康的社交」這件事指的是彼此雙方都可以給對方帶來一些好處,如果只是單方面的要求,不僅沒有禮貌,對方協助你的機會也會下降許多。
你或許會問,他是一個業界的資深前輩,我有什麼資格去協助他?其實很多人都比自己想像的還要有料,雖然你可能不能幫上這個前輩,但你或許有認識其他的業界大佬可以協助介紹、又或許是暑假要到了,你可以推薦幾個優質的營隊給這位前輩的小孩參加,只要是您能提供的價值,切記永遠不要藏私,前輩也會有前輩遇到的困擾,能事先想好協助前輩的互助方案更會讓對方覺得你很貼心!
然而有時候就算想破頭,還是無法知道自己能提供什麼價值給這位前輩,這時候別擔心,你可以在會面結束後主動詢問對方自己是否能夠幫前輩什麼忙?就算他當下沒有想法,但他絕對會把你的貼心記在心底,下次有什麼職涯機會,你就是其中一個候選人。
對方願意花時間來與你見面,你就必須要尊重他的時間,con call 的時候盡量避免聊天超過 30 分鐘,除非你與他相談甚歡,否則當時間到的時候可以主動向對方詢問是否還有時間繼續聊?又或者是他其實已經安排其他事情了?這些貼心的舉動都再次證明你不是一個只在乎自己的人,他知道你也會為他做考量。
而在會面結束後,可以在隔天早上寄一封感謝信給對方,謝謝他願意花時間與你對談,你從中獲得了什麼樣的收穫?對於那些問題還沒有弄懂,希望可以再與他見面?透過主動維繫你們之間的關係,可以讓對方感受到你對他的在乎!
一段好的關係絕對不是單向付出就好,而是需要兩個人相互交流,協助彼此成長,不要擔心自己幫不上對方,只要你願意投入,就算是一個小忙,對方也能感受到你的滿滿誠意!
這次我們先講了「社交」的目的,下一篇文章將會向大家分享阿雅與迪哥如何與陌生人破冰,進而搭上關係,如果你喜歡這個人脈系列的文章歡迎幫我按讚、留言與我互動唷,那我們下次再見 🙋♂️🙋♂️🙋♂️
文章看不夠的話,也建議你直接去看直播唷 (๑ºั╰╯ºั๑) 👉 直播連結傳送門
延伸閱讀:《新創冒險王|在大學生活中,為什麼你一定要玩社團?》
© blink.com.tw
1 則回應
匿名
2020-08-20 02:29 #1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