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跟風,變成AI工程師,不一定適合你
每週五分鐘,掌握實務技巧,讓你從容應對職場事務!
【前言】
公司為了導入人工智慧化,讓原本的核心競爭優勢快速升級,因此排定了一系列產業AI化的課程,並指派適當人才參與AIA學校課程的訓練與認證。
面對未來10年、20年職場環境的驟變,我應該讓自己變成AI工程師嗎?還是持續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呢?石頭哥藉此節錄心得分享給疑惑的你。
實用指數:★★★★
適合對象:提早對大學選課做規劃;對AI世代困惑的年輕學子,適合閱讀此系列三篇文章。
【我感興趣:如何讓自己變成AI工程師?】
根據AIA執行長陳昇瑋的建議,彙整如下:
一、未來的AI不會是今天的AI:
AI 從1950年開始發展,到今日已經經歷數波的轉變,而且每次都呈現不同的面貌,因此你不一定非必要去學習今天的AI。除非你非常感興趣,否則把基礎打好即可。
二、打好AI的基礎:
第一個是程式設計,包含Python、Tableau、等等;
第二個是數學概念,包含機率、統計學、微積分、線性代數...等等。
【毫無興趣:如何做喜歡的事,而不被取代?】
好吧,我承認我對數學、統計、程式設計、資訊理工這些領域一點都不感興趣,而且我的數學、理化都擦邊球,那麼AI世代中仍有我的舞台嗎?
一、無可取代的科系、類別:
未來社會形貌仍然是有人文、商管、社會學、心理學,不會只剩下AI。
1.社交性愈強的工作:AI愈無法取代;
2.只要不是可以「最佳化」的問題:跟人有關的議題,不管是策略管理、創意、心理、政治等,都不是人工智慧可以解決的。
3.有自己觀點的領域:例如歷史、人文、哲學、藝術等,真的不用擔心人工智慧讓你未來失業。
4.道德判斷的問題:例如自駕車在緊急狀況時,它應該讓車內的人受傷?還是車外的人受傷?道德的問題,人工智慧無計可施 。
二、你可以不必是AI 工程師:
不必跟風,AI流行就流行吧!不必然要當AI工程師,而是你要能夠用AI這類數位工具。 我們都必須要學會AI是什麼,未來哪些工作會受衝擊,避開那些可能因為AI而消失的工作就好了。
【結論】
你,就是自己職涯的CEO。不需要人云亦云,就想學一堆程式語言,讓自己成為AI工程師,而是明白我適合嗎?那些無法被取代呢?當你越是明白AI對我們將產生什麼影響,就能積極因應順利站上時代的浪頭。
最多人看的,TOP 5點閱率,你看了幾篇?
謀職嗎?真正的人才,從不停止成長!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81248/
我適合學期實習嗎?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94718/
文字的奇妙力量!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94612/
職務剖析:品管工程師,我也可以勝任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69215/
真實案例:沒自傳、爛自傳刷掉!那到底怎樣寫比較好呢?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77985/
贏在起跑點,從別人的故事中學習!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94732/
本文章發表於:工作。實習。打工心得
© blink.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