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刑人」、「毒販」,是對Stephen前半生的描述。
但如今,「博士候選人」、「大學講師」、「父親」,也是他的身分。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標籤,構築Stephen不平凡的一生。
圖片來源:The Open University
Stephen Akpabio-Klementowski,現為博士候選人,同時也是英國開放大學 (Open University) 犯罪學系的講師。然而,在學者的光環下,他卻有一段灰暗的過去。
當Stephen還是青少年時,他的父親死於一場車禍,而這場意外狠狠地打擊了Stephen。為了生存,他什麼都願意做,其中包括參與毒品買賣,而後他被判刑16年。
在監獄生活的前幾個月,Stephen不和任何人說話。後來,他被獄方分配到監獄裡的廚房工作,在工作過程中,他漸漸發現自己學習上的潛能。
獄方鼓勵他申請就讀英國開放大學 (Open University) ,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學之一,他們提供了遠距教學服務,而這對身處於監獄裡的Stephen是非常適合的選擇。
然而,學習路途上最大的障礙並非來自於外在,而是Stephen內心對於自我的懷疑。早早中輟的他,從未好好讀過書,也沒有拿到任何文憑,他對於未來充滿恐懼。但最後,他決定孤柱一試。
早上,他在廚房工作;夜深人靜,便是他讀書的時間。在狹窄的牢房中,當獄友酣睡時,他便坐在馬桶上,靠著門廊微弱的燈光學習。當Stephen通過了他的第一門課後,他了解學習能帶給他希望,在苦悶的監獄生活中,給他生存的目標。
其他獄友和獄卒疑惑,為什麼Stephen要這樣「浪費時間」,畢竟讀書對他既成的犯罪紀錄一點用處也沒有。但Stephen覺得,這些質疑一點也不重要,因為他單純的喜歡學習。
在服了8年刑期後,Stephen獲准假釋,那時他也已拿到學士學位、兩個碩士學位。出獄後,他以老師的身分回到監獄,致力於協助受刑人學習。
Stephen以他的經驗,向世人展示學習如何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根據他的研究,超過一半的受刑人未完成義務教育,但這並不代表這些人沒有能力學習。
針對監獄制度,Stephen反覆叩問:「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是單純作為一種處罰,還是將這些犯過錯的人導向另一條道路?現今政府的政策是不是前後不一呢?」
Stephen說,研究也指明,學習能夠有效降低再犯率,提供罪犯除了犯罪外更多的生存選擇。
他坐在受刑人中,告訴他們:「曾經,我跟你們一樣。但現在我被釋放了,在監牢外,我有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很好的人生,跟我的家人生活在一起。」而當他遇見有著跟他相似經歷的年輕人,他告訴他們:「如果能回到過去,我會做不一樣的選擇。因為為了走回正路,我多花了20年的時間。」
對於Stephen來說,「罪犯」只是他身上的標籤,如今,他已找到內心的自由。
這邊和大家分享Stephen的一段話:
You need to remember that you have the capacity to learn. You have the capacity to change your life. There is treasure within each and every one of us.
共勉之。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1 則回應
匿名
2020-09-30 21:16 #1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