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那年,我指考分發上了中文系,原以為大學畢業後的職涯發展,會就此和文學、教育、出版等等相關。沒想到高中畢業的6年後,我在荷蘭碩士未畢業前,就成功取得一家全球四大食品公司的工作合約,在其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採購總部工作。
我猶記得高中班導在指考放榜後說了一句話:「你是全班最不適合念中文系的人。」在當時,中文系並不是我的第一志願,懵懂地進入大學生活後,在中文系找到了讓我有興趣的科目–華語文教學。除了修習相關的學程,我也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赴美國矽谷(聖荷西)的一所中文學校,做了兩個月華語教師實習。當時的我計畫從美國實習回台後,要開始準備考台灣的華語教學所,未來在華語文教學這個產業耕耘,沒想到…在實習期間,我發現了我對於學校的經營管理和行銷計畫,比起課程教學有更多的興趣。透過這個海外實習,我得以實踐課程上所學,教導海外僑胞中文,但也是藉由這個經驗,我發覺我真正有興趣的領域是商不是文。
在這個海外實習結束回台灣後,我帶著滿頭的苦惱升上了大四。我煩惱著我要怎麼在僅剩不多的大學生涯裡獲得商學院學歷,讓我畢業後可以從事商業相關的工作。轉系、輔系、雙主修、重讀學士?這些選項我都曾經考慮過,但考量時間成本和其他因素後,最終我選擇透過取得商學院碩士學歷來切換工作領域的發展。
自從有了想取得商學院碩士學歷的念頭後,我花了好幾個月探索我有興趣攻讀的碩士課程。我參加了一些留遊學展、校友分享會、推廣海外教育的講座,還有參加交流會(mingle event)。透過這些活動,我得以從工作中的畢業生、就讀中的在學生、校方代表、留學代辦、對於海外課程也有興趣的台灣人的互動中,獲得關於學業課程、海外生活、職涯發展機會的各方資訊。
在取得大量資訊後,我首先確立的目標是取得國外的碩士學歷。除了想要轉換跑道,從文學院背景轉到商學院之外,我也想藉由在海外讀書的優勢,在外國有實習經驗,甚至最終是獲得海外正職工作的合約和簽證。
商學院的範疇含括了許多的科系,我在考量想要就讀的碩士課程時,除了本身的興趣之外,另外影響很大的因素是就業導向。從什麼科系畢業後,可以讓我在海外的職涯發展比較順利,是一個我很常思索研究的問題。我身為一個外國人,講得流利的語言只有中文和英文,對於當地的風俗民情和文化了解也不比當地人,我可以在哪一個商業領域中佔有優勢呢?
我在商學院的科系發現了一門我有興趣、職業發展性也可觀的科目就是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供應鏈管理是一個管理從原物料採購(農林漁牧礦等等),到銷售給最終客戶端的全部商業活動,包括資金管理、物流運輸管理的一個統合管理策略。在全球化的時代,國際分工越來越普遍,這也讓供應鏈相關的許多職位需要面對來自世界的客戶、供應商,因此擁有多元背景(文化、語言)的求職者就顯得比較吃香。
“為什麼選擇去荷蘭讀碩士呢?”
荷蘭在台灣並不是一個熱門的留學選擇。經過統計,每一年來荷蘭讀學士、碩士、博士、擔任交換生的人數少於500人,和熱門的留學國家英國或美國比起來,留學人數是少了幾個零。當初選擇留學荷蘭有好幾個原因:
在碩士課程的第三學期,我積極尋求在荷蘭實習的機會。雖然實習並不是碩士學程的必須學分,但我認為它是一個將學業知識接軌業界的好機會,加上以前在台灣並沒有和供應鏈管理相關的實習和工作經驗,所以我的動機是想要讓它成為一個銜接未來工作的重要橋梁。在一邊寫碩士論文的同時,我成功拿到了屬於全球四大食品公司的一家法商的採購實習。在為期四個月的實習中,我確認對於採購的熱忱不僅止於學業上,我也可以想像我在未來的五年、十年繼續在採購的領域發展。在實習結束前,我獲得了一些內部面試,最後成功在碩士畢業和實習結束前拿到同公司的正職offer。
在實習期間,我除了把分內的交辦事務完成外,也做了以下三點。我想這對於我在實習期間就成功獲得公司的青睞,邀請我參加內部面試是有益處的:
條條道路通羅馬,但有通荷蘭嗎?從中文系到採購,從台灣到荷蘭,對我來說並不是一條筆直通順的道路,但一路上的高低轉折,也讓我更珍惜現在擁有的機會。轉換跑道、海外求學、海外求職並非易事,但我相信在做足準備後,將手上的牌組做出最好的發揮,就可以一步步往理想的目標前進。
想了解更多關於荷蘭職場的資訊嗎?想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到歐洲留學或工作?歐涯諮詢團隊祝你一臂之力,讓你少走一點冤枉路!現在就去看看
核稿編輯:洪詩萍
執行編輯:房昀靜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1 則回應
匿名
2020-12-10 16:00 #1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