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時間:11/07(六)14:00~16:00
活動地點:北車新光大樓 16樓
活動主辦單位:人生設計所
【前情提要】
很幸運滑臉書剛好被活動廣告打到,但因為TA不完全是學生,所以似乎很少同學有看到這個資訊,覺得有點可惜。有關注菱娟姊(裝親切)的人應該知道,他最近出的書就叫「影響有影響力的人」,所以本次活動很理所當然就是書的宣傳會,讓聽完有興趣的人會願意去買書,但!比起講座免費更幸運的是:前100名聽眾都可以直接拿到免費的書!!!
【防雷線】當天分享內容與書本有許多重複,如果是想讀書的朋友,可以評估自身狀況,或是當成介紹書本內容的引言來看~~
【講座筆記+心得】
「廣告是你自己說你很棒;公關是讓別人來說你很棒。」
身為一個行銷人,完全身有同感啊啊啊!!講者也有舉一個很貼切的例子,說台灣科技業(尤其中南部)代工廠商許多,但賺取的利潤極低,因為他們都是代工廠商,而沒有自己的品牌,因此錢都被品牌端大廠商(自行想像Apple)賺走了QQ
同時講者也鼓勵在座年輕人(我們?)未來職涯規劃,每個人都可以去當當看 Sales,將會看到不同的世界觀,而練習最快的方式就是「學習包裝自己」
「世界上最難兩件事:一是讓別人從口袋掏錢給你;另一是改變別人腦袋瓜裡的東西」
品牌的價值
看了很多白T的圖片,從一般的路邊攤素T、印有 NIKE 的白T、Supreme跟LV聯名的白T,讓大家猜猜這三件的價格...(給大家三秒想一下...),答案大同小異,價格區間大約是 99、790,而最後一件更是出乎意料,講者直接公布答案:25000,聽到瞬間眼睛差點掉下來,真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Q
這種例子在商學院其實很常見,但講者以公關人的角度出發,又再幫我們上了一課,
價格差別在於:大眾對其品牌的情感價值,
客戶願意買單,不一定真的是為了那個產品服務,有可能是為了背後的品牌價值!
因此,品牌不能只有 LOGO、包裝,更要給人想像空間!
EX:想到迪士尼,大家會想到什麼...(一樣三秒...),大概都是歡樂/夢想,所以他們上上下下,舉凡迪士尼樂園、動畫電影、甚至玩偶花車等等,塑造出來的都是給人快了的感覺,彷彿來到這裡真的就能忘卻一切煩惱;而電影結局也是如出一徹的是Happy Ending,真的是永遠都給無限美好想像呢:)
故事、人物、符號、儀式、承諾、信仰、成就
做公關通常都在處理那些「眼睛看不到的」,但這也是最難的...
論承諾有多重要,巴菲特:「建立良好信譽需要20年,但毀掉它只要5分鐘」
我又再次身有同感了Q,曾經在社團歷經公關危機(當時覺得要天崩地裂,現在已經雲淡風輕),雖然不會倒社,但也對社團形象及名聲造成定程度的影響。而講者又舉了一個台灣品牌的例子,某平價服飾,深耕台灣多年,當初承諾大家全部都是「Made in Taiwan」,想成為台灣的Uniqlo,但隨著訂單量成長,台灣本土代工廠無法負荷後,開始將訂單移往大陸、越南工廠,雖然可以正常供貨,但勢必會引起客戶的不開心,因為跟當初承諾的不一樣,許多客戶開始退單,但當時執行長還沒有意識,甚至做出不理性的回應,換來的就是許多粉絲的離去,最後花了很多時間才換回現在的地位。
處理 形象、產品、顧客、聲譽、視覺設計、通路,
最重要的就是要處理客戶及各位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的關係,
首先需要自我審視的兩個問題就是
(1) 列出自己的前三名利害關係人 (EX):客戶、媒體、員工
(2) 目前以何種方式來維持彼此關係? 並列下 To-Do List 排好下一步動作
媒體、政府、員工、行業協會、部落客...
找到有影響力的人來背書代言,比自己說再多話還有用。
EX:台灣有個新創團隊- Whoscall,可以在來電時顯示名稱並支援屏蔽功能,一開始可能還是個沒沒無名的品牌,但再一次因緣際會下,被當時的 Google台灣區總裁看見,並協助站台,讓團隊之後都可以宣稱是:「連 Google 總裁都說好用的APP」,瞬間知名度上升,之後也成功被LINE母公司收購。
「實話不全說,謊話絕不說」
品牌端的各種,可以選擇自己想說的部分說,而不想說的就不要說,但絕對不能說謊!
從過去的三種型態新增為四種,分別是
Paid 付費媒體:數位廣告
Earned 賺得媒體:網紅KOL分享、新聞報導
Shared 分享媒體:口碑推廣、用戶推薦
Owned 自有媒體:經營的FB粉專等社群
多變:鼓勵自我成長學習
挑戰:面對不同危機問題作出對應決策
可以跟CEO對話:理解高階經理人的思維
【活動後記】
其實大一就聽過菱娟姊(再次裝親切)的分享講座了,大四再聽一次,雖然主題內容不同,但還是一樣給人很正面的思考(我就是喜歡聽雞湯的人XD)。即便自己不是公關領域出身,未來也沒有要朝向這方面,但還是學習了許多公關產業的Insight,也感同身受了解為什麼她這麼喜歡公關產業,相信他所相信公關能產生的價值,聽完真的會有一種充滿動力的感覺XD
【撰文後記】
第一次寫這種活動心得筆記的文章,還是不太會拿捏「筆記」、「心得」的比例,很想單純寫筆記文,但又想加上自己的心得,先規劃好十點要分享的,但卻變成每個點的比例不一,感覺有點怪... 如果讀者朋友看完有任何心得,歡迎分享給我,或是給我一點撰文方向建議,感恩🥰
-
最後,謝謝閱讀到這邊的你,如果喜歡我的故事,
歡迎回覆你的想法,或是追蹤看更多關於我的分享,更歡迎給我鼓勵~~~
期待下次有緣再次相遇😀😀😀
也支援 Linker 點讚,給我一點回饋><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