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青蛙王子》其實是一篇以貌取人的故事。
外表到底重不重要?就讓童話故事《青蛙王子》幫你解答!
Image by 拾柒
在看這篇文章前,你可以先看看青蛙王子的故事:青蛙王子
小公主勃然大怒,一把抓起青蛙,朝牆上使勁兒摔去。
『現在你想睡就去睡吧,你這個醜陋的討厭鬼!』
誰知他一落地,已不再是什麼青蛙,卻一下子變成了一位王子,一位兩眼炯炯有神、滿面笑容的王子。
童話故事《青蛙王子》中,小公主原先很討厭醜陋的青蛙,但當青蛙變成了帥氣的王子後,立刻同意和他回王國,成為他的王妃。
小公主在看到王子的外貌後,瞬間改變態度,讓人不禁感嘆外表的重要性。
這則故事旨在告訴我們不能以貌取人,然而,我們真的能不以貌取人、公平對待每個人嗎?
在一項研究中,心理學家將 57 位大學生分為兩組,第一組看到外表出眾的異性照片,第二組則看外表較不具吸引力的異性照片,並回答他們想和照片中的人一起進行活動的意願有多少
(例如:和對方約會的意願、對方在教室外等你下課時的感受等等)。
結果發現,第一組的人(也就是看到帥哥美女的人)更願意和照片中的異性進行這些浪漫、曖昧的活動!
這也難怪青蛙王子中的小公主,原先根本不願意和王子共進晚餐、睡同張床,
當青蛙變王子後(還是個帥氣的王子!)馬上同意結婚。
Image by 拾柒
其實不然,Goffman的配對假設 (Matching Hypothesis) 即認為人們容易和與自己外表相似的人交往。
也就是說長得好看的會彼此選擇,長的一般的也會選擇長的一般的人。
這是因為,外貌平凡的人預期長相出眾的人不會選擇他,而會選擇和吸引力差不多的人建立關係。
所以談戀愛不只是帥哥美女的專利,
不管外表如何,終究會有適合你的人出現!
【想看更多有關戀愛心理學的文章】
【童話中的心理學】系列文章的靈感來自於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其中一集提到:廣為人知的《美女與野獸》其實不是愛情故事,它是關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患者,對囚禁自己的野獸產生情感的悲劇。這樣有趣的論點讓我認為,若換個角度看童話故事,也許能發現它不同的寓意。
參考文獻:
Kassin, S. M., Fein, S., & Markus, H. R. (2016). Social Psychology 10th ed.). Wadsworth.
Perry, Sherynn J. (1998) "A study of physical appearance and level of attraction to the opposite sex," Modern Psychological Studies: Vol. 6 : No. 2 , Article 3.
Available at: https://scholar.utc.edu/mps/vol6/iss2/3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