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三月,為了減少揮之不去的毒霧,巴黎採取激烈措施,週一、週三、週五只有奇數車牌汽車可通行,而週二、週四、週六只有偶數車牌的車可通行,如果駕駛違反此規定,將被罰新台幣900元,而巴黎上一次實施此政策是1997年。為什麼在十七年後巴黎要再度實施此政策?它又會怎麼影響巴黎市民?
過去,如中古傳說所述,巴黎是個美麗乾淨的小鎮,難以想像這個美得像畫一般的城市如今正飽受空汙肆虐,然而,在十九世紀初,工業革命開始,讓巴黎變得現代化,革命發生的幾十年後,巴黎就被人們視為當時最進步的城市,二十世紀初,有些人注意到工廠排放的有毒物質,已以各種方式傷害人們的健康,就連樺樹和塞納河都被煤灰染黑了。當時政府忙於戰爭,並未認真處理此事,因此隨著時間過去,汙染越來越嚴重,近年霧霾已多到巴黎市民難以看清他們最愛的艾菲爾鐵塔了!發現事情的嚴重性後,巴黎官方開始採取禁駕令在內的一連串措施,來阻止問題的惡化。
政策實施後不久,便影響巴黎市民甚鉅,起初,巴黎市民因每天只有一半的人可開車帶來的不便抱怨連連,但怕被罰錢,他們開始出門多搭大眾運輸工具或採取共乘,而且,有些人開始考慮買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因為此二種車不售政策限制。但專家認為長期下來這個政策不會有效,因為空氣汙染是日積月累形成的,反而是人們因為這政策開始改變開車習慣,或改購買電動車及油電混合車,所造成汽油用量的減少可使油價不再居高不下。
讀了這則網路新聞,我真的覺得我們該從現在開始好好保護環境,我們可以隨手關燈及電源,我們也可督促大公司減少廢棄物及汙染物。如果我們再不採取行動,所有人最終都將受害。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