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想就此離開世界,什麼都不管的時候?有沒有曾經歷在生活的邊界裡,彷彿隨時風一吹都會掉下懸崖般的脆弱?
如果以上的問題,你的回答都是肯定句,那我想,你會很喜歡這首歌。
記得剛接觸到這首歌的時候,是在荷蘭的時候。一個人的房間,遙遠的時差,外面的窗景又總是陰雨甚或冷冽下雪,總是容易想著想著就開始抑鬱。不停思考人生的意義、還有我堅持一定要去歐洲的意義。
於是滑著 Youtube 想轉移注意力,卻在首頁讓我看到這神奇的歌名,加上黑白的封面,加上又是鄭宜農版本,就點進去聽看看。(我的歌單幾乎都是透過這種方法建立的…)
那些一個人的心境,被一起投在這首歌裡,也又回想起之前真正無以為繼的日子。
在開始之前,先來簡單說一下這首歌的背景。
原唱是日本很有名的歌手——中島美嘉,她在出道十週年時候,宣布因為得了罕見的耳咽管相關疾病,而暫停全部的演藝活動。這個疾病,影響到她的歌聲,明明是自己無比熱愛也做得很好的事情,卻要從頭開始接受自己無論再怎麼努力,都可能無法再回到以前的狀態了。
復出後,面對自己狀態的無法回復,還有媒體不停地檢視她的表現,也讓她有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但這首歌的出現,引起了大家很大的迴響,她在歌聲裡,訴說了她的無力,從生病到復出,再到狀態的不穩定,這些痛苦,都在歌裡,被她一一訴說。縱使經歷了沉痛的絕望,難以讓人想像的黑暗,她還是在這首歌的表演中,用盡了力氣,不論是肢體上還是歌聲,她很用力的讓人知道她很努力在活著、在面對。也給了在艱難生活中隨時都要掉下懸崖的人們,一些力量。(也推薦:中島美嘉版本的《我也曾經想過一了百了》)
但因為第一個接觸的是鄭宜農的版本,我想推薦這個版本給大家(。ì _ í。)。
為什麼會那麼喜歡鄭宜農版本呢?因為她的版本像是在房裡的靜靜低吟,在吟唱著:
我曾受過很重很重的傷痛,都快撐不下去,也真的影響了自己很多。你問我都過去了嗎?或許過去了,也或許還沒過去,偶而想起時,仍會憶起那些灰暗,心裡還在痛著,但還是想跟大家說:雖然有好多哀傷的事情,我還在溫柔地努力著,所以也請不要輕易放棄。
夜深人靜時,想起那些過不去的夜晚,不舒服地就像是在一個無止境的黑洞中,每天都在想,希望有一個人,能丟一條繩子給我,不論我有沒有力氣可以爬上去,那個人都會一直想辦法拉我上去,甚至是幫我點個燈,都好。就是不要一直待在這暗暗的地方,不能動。
但左等右等,就是沒有任何奇蹟,如果不能好怎麼辦?如果我一輩子就都這樣了怎麼辦?既然這樣痛苦難捱,那不如一了百了?放棄吧。放棄所有的一切,包含曾經的美好,我都不要了。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 あなたが綺麗に笑うから
我曾經也想過一了百了 是因為你很美麗的笑著
死ぬことばかり考えてしまうのは きっと生きる事に真面目すぎるから
會老是想著死亡這些事 一定是因為對於活著太過認真了
可能就是因為曾經有很美好過,更顯得現在的寂寥淒涼。
可能因為太認真生活,所以老是覺得傷痕累累,而想著這些死亡的事。
歌詞這麼描述著,世上有好多美好的事物,但也可能更讓我們覺得脆弱,因為是那麼努力在跟自己奮鬥,隨時緊繃著,像個再扭著就要斷的線,所以如果隨時放棄都不意外的。可是,因為有很好很好的你,在未來等著,所以願意再多努力一點,願意再繼續撐下去。
那個你,可能是一本書,一頓飯,一片風景,一位久別重逢的友人,一位一見如故的新朋友,一位帶給你笑意的愛人,甚或是破繭重生的自己。
為了遇見這些,在深夜低谷,可以再勇敢面對寒夜低溫,可以再勇敢面對猛獸獅虎,因為只要相信,終有一天,那片光,會透過地洞的裂縫中透進來,然後像是剝著至寶的保護殼,一層一層,終將為自己迎來明亮的那片風景和人。
如果最近心裡有些低暗而佈上灰塵,想靜靜地陪自己,靜靜地面對,推薦你這首歌,柔柔的陪著自己在那些氤氳而不清的時刻。
延伸閱讀:
【氛圍自營造】少女心爆棚:老派而帶有時間厚度的浪漫聲音—HONNE
有任何想法也歡迎在底下留言與我分享喔!我很願意與你交流:)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