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或研究所期間可以為職涯準備的時間並不多,但職涯卻佔據接下來人生極大部分的時間。即便盡早開始探索職場,許多同學仍不知道該選擇穩定又規矩的「大型企業」?或是充滿開創性的「新創產業」?這次2021政大徵才月邀請兩位擁有豐富職涯經歷的講者,帶領猶豫不決的你破除迷茫,描繪屬於自己的職涯藍圖!
「其實學生早點做準備是比較好的,但很少學生會這樣。」陳怡芬認為大學生進入職場前心裡要有點準備,應該具備三個認知:學校不等於職場、薪水不等於價值、我選和別人選我都很重要。
⭐️學校不等於職場
學生在學校裡都是消費型態:學生繳學費到學校上課,有付出就會希望得到東西,換來的就是成績,這就是消費心態。 但出社會就是完全顛倒過來的,是人家付薪水給你,並不能再有這種心態。 舉個例子,當面試官問: 「為什麼想來應徵這份工作?」你回答:「因為我對這個工作非常感興趣,很想來貴公司工作。」這句話在心態的部分沒有錯,但你沒有用公司的角度說話,而是用自己的角度說話。
「你要告訴面試官雇用你是公司獲得多,而不是自己獲得的多。」陳怡芬提到。若改為回答,「我對這件事情有熱忱,可以為了這個工作廢寢忘食、願意加班,透過自學來努力,所以我可以回饋給公司。」你今天是消費型態還是求職心態,在這件事情上就相反過來了。
⭐️薪水不等於價值
陳怡芬和我們分享她遇過一個面試者,要求兩百萬的年薪,他說這是他的價值。雖然之後如願進入公司,但心態上卻一直覺得薪水等於他的價值。
陳怡芬否定這樣的想法,她認為薪水是供需的平衡,今天一個大學教授在台灣可能比不上美國的水電工,這只是表示現在的供需就是如此,這是社會對於價值的判斷,是一種狀態。若錯把薪水當成自己的價值,就會很容易受到自我否定、失去信心,因為薪水而擾亂了他求職的目的。
⭐️我選和別人選我 都很重要
「很多學生都和我說未來職涯要怎樣怎樣,好像所有選擇都操之在我,很自我的去看事情」陳怡芬提到,「我並不否認我選,你有能力選是很好,但回歸到這個人力市場來說,市場就是一個供需,你選擇做什麼跟人家選擇你做什麼不一定match。」
「能選擇自己做什麼當然很好,但你一直拘泥於自己想做什麼就會一直碰壁受挫。」
陳怡芬以自己做舉例,以前考試完就分發也沒看自己的興趣是什麼,到台大經濟後發現喜歡的是行銷,就一直跑去商院上課,但最後卻進了花旗銀行的MA,做的很多工作其實是非自己所愛,但那時候的想法是「人家選我一定是看中了我某樣東西;他會選我一定是需要我。」因此依然接了這個工作。
「人生在職涯路上都是選擇的問題,要創造自己被選擇的機會。」
陳怡芬提到,進入職場一開始不要覺得自己都是對的,因為有很多面向是自己看不到而別人才看的到的,別人選擇了你而你去做這些工作,得到的將會是很有用的收穫,也會認識自己更多。相反地,如果是自己做選擇並不會知道自己適合什麼。
📍 對於職涯的看法,李致緯先生鼓勵新鮮人一開始就去嘗試實習。
「與其暑假去補習,想像未來會長怎樣,那還不如暑假就先去實習。Fail early也很好啊,年輕就是可以失敗阿!就給他失敗也沒差。」李致緯提到。
「適不適合新創產業其實你自己無法知道,但我覺得你可以自己去嘗試。」
李致緯說到:「很多實習生一來我都只說一句話,『我沒有要你會幹嘛,但我希望你離開的時候,你自己要知道你喜不喜歡做這樣的事情。』」,如果實習生做了三個月後覺得,天啊!在新創公司做網路行銷原來這麼無聊!這段實習經驗其實很值得,因為至少未來求職的時候就知道不要再做這件事了。「就是去嘗試!現在program超多的,暑期學期寒假實習一大堆,大公司小公司都有。」李致緯再次強調。
📍 大一時就創立「Inside 網路趨勢觀察平台」的契機
當時在政大念理工科的比較少,就會想早點接觸一點職涯的東西,學校學習固然重要,且在台北有優勢能聽很多職涯講座;政大也有很多跨領域的學科可以修,「像我自己就修了很多奇奇怪怪的課。」李致緯笑道。
並不是一開始就有創業想法, 只是當時發現台灣比較沒有人在講這些領域的事,我對這個東西感興趣也看得懂英文,就找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學生的時間最多,就直接開始寫,之後就發現有人要看,帶給我很大的成就感。
「當時選擇做這件事情,做了之後發現好像可以幫助別人,就會想讓它更有規模,這會是一個正向的循環,職涯後面很多事情也是如此。」
————————————————————————————————————
🌟2021政大徵才月🌟
#玩轉彩色職涯 #摘採你的夢想之花
「政大徵才月是全政大的徵才月」,徵才月舉辦的活動,為全政大不分院別科系的學生著想,期許透過一系列職涯活動,讓政大學生對職涯發展有更多的了解,減少迷惘的時間成本,也讓企業找到適宜人才。
▍FB粉專@政大徵才月-所有活動詳細資訊、報名連結都在這
▍IG粉專@nccu_careermonth-追蹤不錯過精彩限定內容
▍Youtube@政大徵才月Official-2/24 至 3/24 每週三、五晚上 9 點帶你去「企業參訪」
▍線上博覽會-提供線上職缺資訊與投遞履歷的管道
© blink.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