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臉書上看到這一篇文章:亞洲矽谷物聯網大聯盟選秀,21家廠商出線!施振榮:虛擬夢幻國家隊成形中
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執行長龔明鑫表示,找物聯網廠商組國家隊會有幾項優點。首先,業者除了專注自身服務,還可以了解橫向領域的技術和市場發展,互相摸索、找出未來趨勢。
另外,由於亞洲.矽谷在全台各縣市共有49個示範計畫,若將來能跟這些國家隊業者的提案結合,會是很有的發展方向。
龔明鑫強調,將會視個案需求,提供廠商經費或示範場域的協助。例如宅妝iStaging,雖靠著自己力量跟Google AR部門合作,但缺乏資金。亞洲.矽谷將積極媒合投資人,推向國際舞台。
看到這,我都快哭了...
政府喊的亞洲矽谷,我想在投票前,我都誤會了...
絕對不是創造創業風氣,而只是讓一群大老闆們,有更新的名目,在公司內開發新產品(?)
讓我想過之前馬雲講過的:「我說台灣沒希望了,假如七八十歲的人還在創新」
讓我想到前幾天在佈告欄上看到的文章(#首貼 我們來定義何謂偷工減料?),其實我想那位李教授沒有錯,當這些老闆思維都是這樣了,更不用說教授對成長、對新創的定義如此了...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