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學年度大學學測即將在1月22日、23日登場,只距離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身為高三考生的你,準備好迎戰了嗎?
學測要準備的科目很多,在只剩下一個星期的緊迫情況下,與其囫圇吞棗地將各科從頭再翻一遍,不如把握時間將重點部分反覆複習至完全吸收,在這關鍵的一星期,比的不是讀得多,而是讀得精 !
以下提供各科在考前一星期的準備方向,抓住這些重點,分數就能再衝高一點
國文:
1.三十篇核心古文絕對要讀到滾瓜爛熟
課綱選錄的核心古文每年都是考試的大重點,無論選擇或是非選都會考,這30篇是由教育部頒訂的,也就是說這30篇被認為是最重要的、高中生一定要了解的古文,
既然一定會考,沒有理由不讀,而且是要精讀,把整篇的內容、隱含的意義、創作的背景、作者的生平徹徹底底地了解,最好是能用自己的話把整篇翻譯出來。
每篇古文的字詞形音義最常出現在單選和多選題,會和別篇古文中的字詞形音義作相互比較;文章結構、寫作手法和引申的意涵則不只出現在選擇,也幾乎一定會在非選的題型出現。
2.每天寫一篇作文維持手感
占27分的作文是影響非選能否拿到高分的主要因素,更是國文能否拿下15級的關鍵。只剩下一個禮拜,維持手感和寫字速度尤其重要,因此最好每天寫一篇,並且要計時,以免上戰場時發生寫不完的慘況。學測作文題目通常靈活多元,建議每個類型沒寫過也至少要想過,然後多參考高分範文,學習他人對題目的掌握和文字的流暢度。
英文 :
學測英文最重要的就是單字 ! 無論是單選題、克漏字、閱讀測驗,只要單字量足夠,通常都能精準快速地作答,而且記得的單字越多,寫作時可替換的字就越多,對非選也有很大的幫助,剩下一個禮拜,如果覺得從頭開始背單字本太沒效率,建議把近幾年的考古題都確實寫完,而且要把考古題中所有出現的單字盡可能地背起來,尤其是在歷屆考古題中常出現的單字,就是容易考的重點。
數學 :
學測的數學題目都經過設計,因為同時出給社會組與自然組的學生考,所以不會很難或是有太複雜的計算,但是題目靈活多變,一定要經過思考才能答對。
出題多根據現階段高一至高二所應該具備的數學能力,所以不必狂作很難的模擬試題或是坊間的參考書,反而是最基本的題型、定理一定要非常熟悉,尤其是學校課本裡的例題,要將每個例題背後的概念完全搞懂。
學測數學的歷屆考古題十分重要,剩下一個禮拜,最有效準備方法就是一天一回考古題,限定60~80分 (時間要算少一點,因為上考場會受緊張影響) 內完成並於寫完後訂正,每一題都要確實理解,再次強調學測數學最重視觀念,考前將重點概念不斷複習絕對比拼命作繁複的計算、解困難的題型還要來得有效。
自然 :
許多社會組的同學最恐懼物理和化學,但是其實不必過度緊張,因為學測自然出題以高一範圍為主,且大多注重基本觀念,困難的計算題型其實很少,只剩下一個禮拜,就全力專攻高一自然科的內容就好,把重點觀念再讀過一遍,如果物理和化學真的讀不起來,那就把時間全部用來投資在生物和地科上,這兩科是失分也是搶分關鍵,而且比較注重記憶,屬於短期內可以衝刺的部分。
社會 :
社會科是學測最容易拿到滿級分的科目,但不能因此掉以輕心,考前一個禮拜不必再一頁頁地把課文背起來,因為課本冗言贅字太多,既不好抓重點又浪費時間,因此建議可以直接讀將重點都幫你統整好的複習講義。
學測社會不會考太細的年份或是事件細節,因此不必過於琢磨在枝微末節的部分,例如歷史不能只是一味死背,而是要能將人物、事件源由、時間背景做一個結合,了解事件連結、相對年代和因果關係才能拿到高分。
地理科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冊的種種基本地理理論,因此考前一禮拜要集中火力將第一冊強調的觀念熟讀,且各種圖表常出現在題目中,複習時需要將圖表搭配地方或產業特色一同記憶。
公民則常結合時事出題,但是常考的觀念就是那幾個,題型也大同小異,要牢牢記住重點概念,並且搭配題目練習,應該就能掌握住大部分。
考前一個禮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強壯健康的身體迎戰五科的轟炸,無論之前再怎麼拼命苦讀至深夜,考前一個禮拜作息就要恢復正常,絕對不能熬夜、不能熬夜、不能熬夜 (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 )
書是不可能讀完的,不要為了多拚個幾頁導致真的上戰場時精神不濟,反而發生意外。
預祝各位學測戰士都能考上理想的校系 !
© blink.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