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認為自己的學測考得是好是壞,考完後覺得歡天喜地還是懊惱沮喪,都已經改變不了考試的結果,「逝者已矣,來者可追。」過去發生的一切已經無可挽回,但是未來是我們可以把握的,與其讓自己一直懊悔著哪一題沒有寫對、哪一題因為粗心失了分,或是讓 “當初要是有讀到…就好了” 的這種聲音充斥於腦海中,不如趕快認清事實,穩定心情,著眼於眼前還可以努力改變的事。
考完後的這個寒假,可以稍微放鬆心情,但是同時也有許多重要的事情要做,以下是幾點建議 :
一、對答案估算成績,讓自己有個底
許多人不想面對現實,於是就等到開學後成績公布才在煩惱自己的成績能填上什麼校系,或是開學成績公布後才發現自己考得比預期低很多轉拚指考的情況每年也都會有,因此,建議寒假還是要先對一下答案,最好在剛考完記憶猶新的幾天內對答案,以免忘記自己寫什麼,非選的成績估算可以參考自己幾次模擬考的得分,對答案後估算自己各科的級分和總級分,若對完發現情況慘烈,那至少提前認清事實,可以開始認真拚指考了;如果對完覺得還可以,認為個人申請有希望能上理想校系的同學,就要開始卯起來準備備審資料和筆試、面試了。
二、對各校系作深入的了解
學測前沒有多餘的時間查找校系,成績公布後要準備個人申請又要跟上指考範圍,時間緊迫,因此,還沒決定要念什麼、不清楚未來方向、備審資料尚未動工的同學,就要利用寒假好好了解各校系的課程規劃和教學特色,對有興趣的科系做一個全面性的瀏覽,並思考未來可能的出路,千萬不要等到成績出來後再手忙腳亂、六神無主地按照分數或別人的話填志願,校系的選擇可能會大大影響未來的人生,做好充足的準備,也就是給自己更多的機會。
可以多看介紹校系的雜誌,詢問學長姊的經驗,或是由以下提供的網站做查詢 :
裡面分別對各個學校、系所、學群作介紹,查詢方便
除了校系查詢之外,在「我要查學系」中設置有【多個學系比較查詢】的功能,可同時比較多個相同學群但不同學類之學系異同。
並且有入學管道的查詢,附有去年的校系篩選標準。
此外,2/27~2/28在台北和台南同步舉行2016大學和技職校院多元入學的博覽會,是免費參觀的
詳情可參考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E5%A4%A7%E5%AD%B8%E5%8D%9A%E8%A6%BD%E6%9C%83-107776375926373/
三、在真正上榜前都不能有「穩上」的念頭
在正式被錄取為大學的一員前都還不能鬆懈,就算覺得自己的級分不錯應該會上也有可能出現意外而墜馬,每年都有無數覺得自己穩上而放鬆,最後卻一間都沒被錄取的情況發生,因此,在還沒被錄取之前都不該有放棄指考的想法,寒假可以將各科因為準備學測而沒有盡全力讀的高三課程內容做一個總複習,尤其是英文,每天都要讀一點,快一個月沒碰英文的後果會非常明顯地反映在指考的模擬考上。
請記得,考完學測後,你還沒有解脫,在看見大學榜單上出現自己名字之前都還沒解脫,考大學就是一場馬拉松,是一場長期抗戰,唯有比別人更能堅持、更願意努力、更沉得住氣的人才能順利跑完這條路,各位考生加油 !
© blink.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