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ryanshiba〉
去年此時,我才剛展開為期約一個月的台北出逃之旅。可能是第一次自己出國的關係,這一個月對我的意義重大,也讓我與容納了浮躁不安的自己一個月的東京產生了難以切斷的連結。現在回想起來,那些屬於炙熱白亮陽光的日子的確就像夢境,似遠又近的在我所生活的台北徘徊或重現,但那些記憶中色彩鮮豔的畫面卻又是實實在在的上演過、被活過,好似是作為演員的我,以偌大的東京為劇場所搬演的一場戲劇,而這片段便不只屬於我,也屬於被我當作背景的城市。
今天要介紹的日劇,是七月底東京電視台開播的深夜劇《下北澤 Diehard》(日語:下北沢ダイハード)。下北澤這個地區,素來就以演劇之街為人所知。這部日劇便是以這個概念作為開端,集合十位劇作家寫出一個一個在這個街區所上演出的人生。更精確地來說,是這些人們「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被搬到了觀眾的眼前。目前已釋出四集,每集劇情雖然都離奇到令人難以想像,簡直不像是真實生活可能碰上的片段,但是,真實與虛構的界線又是什麼呢?
你所認知的真實,與他所認知的真實,並不完全重疊。換言之,他所認知的虛構,可能是你所認知的真實,反之亦然。而這齣劇,甚至說劇場的價值,便可能就藏在這樣的灰色地帶中,間接促成了不同生命樣態交集的可能。所以說生活即劇場,怎樣的生活都有可能在另一個人的眼中,成為可以邊觀賞,邊啃爆米花、啜飲可樂的戲劇(不過看戲請勿飲食就是了)。
況且,日劇中的這些主角的「這一天」再怎麼怪誕離奇,也都是他們的人生了。他們可能是自己選擇要過這樣的生活,也可能是被逼迫過上這樣的生活,但他們的確都如劇名所暗示的 Diehard,也就是頑固地,抱著必死的心態在過活,而走過了「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他們各自似乎也都得到或領悟了些什麼。做為觀者的我們,不管有沒有和角色一起思考與獲得,看到變得更好的他們,也許就都得到了看劇的最大樂趣。
他們有的是有M傾向的國會議員,全裸被裝入行李箱,運到下北澤,結果好死不死被自己兒子劇場的工作人員當作道具搬上舞台;有的是平常被認為忠厚老實的演員,第一次偷跑到違法風俗店,結果遇上警察臨檢;有的是有女裝癖好老公跟著自己上街的主婦,無意間遇到朋友一起去咖啡廳聊天,結果發現老公一身女裝坐在自己旁邊;有的是把和好友糾纏不清的男人打死的服裝店員,想要神不知鬼不覺打包離開下北澤,順便把「屍體」運走,結果不小心被前來幫忙的朋友發現...
他們的故事一言難盡,推薦大家有機會自己看看,說不定那也是你能夠連結想像的真實片段。這齣劇整體的架構是,一位酒吧常客(古田新太飾)向老闆娘(小池榮子飾)訴說發生在下北澤的故事,與去年的《你只想住在吉祥寺嗎?》(推薦閱讀:「那麼,就放棄吉祥寺吧?」──10月日劇推薦)頗為相似,差別只在於《吉》一劇中,敘事者兩姊妹自身也參與了主角們的改變與抉擇過程,而《下》則更多從旁觀的角度,以戲謔或獵奇的眼光探看他人的生活罷了。
這些發生在地方的「小故事」十分有趣,尤其在《下》中,每集都是角色們「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這就更難得了。我們都看過太多人們的成功故事、在鎂光燈前燦爛自信的模樣,但處在人生最昏暗無望一天的人們又是什麼樣子?他們又是如何從泥淖中救出自己,撐過這樣的一個日子呢?
〈bryanshiba 日劇相關文章〉
在現實中任性自私,在幻覺中瘋狂地愛——日劇〈其實並不在乎你〉
人們為了不改變自己而尋找各種理由,不斷逃避著──日劇〈被討厭的勇氣〉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1 則回應
2017-08-14 #1
http://bit.ly/2fCDq1Z
點中間Download下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