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看到佈告欄上面,討論著「人脈」這一件事情,讓我想到之前某個邀稿機會,寫的:真正的人脈該如何培養?從學校就該開始做的4件事。
那一篇文章,雖然標題寫的是,如何培養人脈,但老實說,我想強調的是,在大學時,培養能力比培養人脈更重要;你可以積極認識不一樣的人,因為每段談話,都有可能是不同的啟發,若聊開了,很值得維繫,因為找到共同興趣的人,若沒有同話題,那也不需要去特別維繫,因為存在著特定利益目的所維繫的,效果不會好。
因為自己出社會一段時間,所以當初汲汲營營經營人脈的自己 vs. 出社會後,驗證人脈好不好用的自己,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檢視時間。
記得大學時,因為辦了一場大型活動,認識了一個電機系的同學,他是某保養品直銷的人,那時候他開始找團隊中的每個人,邀請大家去做臉,認識臉部等,讓你的保養更有效!相當然爾,那時候的他,大家看不起,因為覺得他很煩,想說妳怎麼會去做直銷啊!所以每個人不會特別想要跟他接近。
後來,他因為一支直播APP紅了,目前已經被大集團併購了,他也開始他的下一個創業項目。
我都記得一開始他的APP 紅了,因為有藝人合夥人加持,超多當初的朋友,開始轉相關的新聞,紛紛說,xxx 太強了啦!(我心裡想說...他沉沒這段時間都沒看你聊過他...怎麼現在好像你們很熟 )
還有一個例子我也印象很深刻,在模特兒圈的時候,有一位女生,他很積極,所以他很常進經紀公司練習,練習走台步、練習發音,但因為他過度積極,引起一些前輩覺得煩,開始取笑他,甚至有點霸凌他,傳一些加工的照片給其他女孩看,其他女孩看了哈哈大笑,這位積極的女生,直接跑到廁所裡面哭。
後來,這位積極女孩變有名了,以前的女孩開始約她喝下午茶,甚至以前不太理他的經紀人,也會跟他約吃飯。
上面的兩個例子,只是想表達,太早經營人脈,倒不如好好提升自己的實力,因為當你實力到了,所謂的「人脈」就會自然產生的!
但是,大學人脈真的沒用嗎?
人脈可大可小,重點是你想交換的利益是什麼
其實大學時大家辦活動,有時候也是一種人脈的展現,有人邀請特定的人來擔任部長,除了看準他的能力,也可能是因為它可以帶進特定的群眾,可能因為他是某個系夯,所以擔任部長,推廣起來更快,或是因為他跟某處室特別好,所以若他擔任,可以搞定一些行政問題,或是因為他家庭有點厲害,透過他,有機會拉到特定的贊助等。
那出社會後,人脈就會很好用嗎?
下一篇分享我其他的社會經驗~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