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Yuki打了一篇關於大學可能遇見的六種難搞室友(請看-->六種糟糕室友–你遇過嗎?),相信大家在與室友共度的住宿生活或租屋生涯中,或多或少都會遇上一些生活上的小問題,尤其是即將要離家外宿的小大一新生們,對於未知的新家和住宿夥伴們,應該也是充滿了忐忑不安的心情。隨著開學的腳步越來越近,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究竟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室友呢?
室友二字可以算是一個頗為尷尬的名詞,尤其當談起那種不是在外面和已熟識的朋友一起租一間套房、而是在學校宿舍經由系統分發而來的陌生人們。表面上你們每天睡在一起、共用同一個生活空間,應該要發展出如同家人般緊密的共體感,但事實上,經常有許多人與對方根本一點也不熟,每每提到「室友」,就只是在描述一個「和你住在一起的人」而已。
以Yuki自己的經驗來說,就非常羨慕那種四個小大一被分配到同一間房、一起變的感情超好的那種室友。由於居住的宿舍與校內宿舍是不同體系,所以兩任室友都是已經在就讀研究所的學姊,其中一位也非本地人,雖說常有忘年之交、或是與不同見識分野的人成為好朋友之類的佳話,但是室友畢竟和普通朋友不同。通常四個小大一室友剛到新環境都會非常積極認識彼此,可以一起聊選課、社團之類的話題,或是分享第一週上課遇到的困難,我的情況則因為作息和生活圈都和對方相差甚遠,因此沒有什麼共通話題,自然也很難變熟。
這種情況下,要當一個「好室友」和當一個「好朋友」是不同的。好朋友的功用不外乎一起吃飯玩樂、談天說地,生氣的時候一起臭罵討厭的人,傷心的時候一起喝酒談心,但是室友,他是生活起居都在你方圓五公尺以內的人,就算你們不想聊天、沒什麼話好聊,還是得一起生活著,於是「尊重」和「禮貌」就成為一件很重要的事。
我認為這兩個要素在與任何人相處時都是必要的,在對待室友時便更是如此。尊重代表的是你必須經常換位思考替對方著想,比如室友已經關燈就寢,你卻戰意正酣、還想在電玩上廝殺個整晚,這時候就應該體諒需要休息的室友,轉至樓下大廳之類的公共空間,畢竟你也不會希望當你想睡覺時、室友大半夜地還在狂敲滑鼠;或是互相維持生活空間的整潔,不要總是弄髒得理所當然,期望其他人幫你善後,畢竟生活品質的高低是大家一起承受的,每個人都該尊重對方擁有乾淨環境的權利。
而禮貌指得就是最低限度的友好,畢竟對方跟你可能不是超級麻吉,卻還是得容忍你的大小習慣。比如帶朋友回房時先傳訊息通知室友,或是出國回來帶些伴手禮給他,這些都能讓彼此的相處更融洽。
說到底,對很多人來說,「室友」可能就代表著「我其實跟他沒有很熟但我們還是住在一起」的那個對象,對於你的室友來說也正是如此。如果雙方都能秉持著「尊重」、「禮貌」這兩個原則,相信共同生活時的摩擦也會減少。新學期見到新室友時不妨打個招呼、聊聊天,說說你們的生活習慣,作一個討人喜歡的好室友吧!
© blink.com.tw
1 則回應
2019-12-10 15:37 #1
遇到好室友真的Hen重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