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當兵二階段剛開始,稍微比較輕鬆一點,因此我就有動力寫文章,之前提到大二我去過北京科大學交換,也有寫很多文章講述關於那邊的生活,但是一直都沒有提到說,他帶給我之後的影響有哪些,之前就有想過要寫這篇文章,但是因為太忙加上這個題目太大有點複雜,不過當兵期間反而心靜下來後,開始反思這趟「旅程」到底帶給我什麼轉變及影響。
如果有看過我其他文章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後來成功到大陸的小米公司實習,這個職位不容易拿到需要過五關斬六將(從500多人挑選40名左右,其中只有3名到小米上班),其中也不乏台清交成的人才。
而我當時也才大三其實除了去交換留學,其他也沒有什麼好說嘴的,很多人都是大四或研究所的學生,還有的已經面試上北京的清華大學,暑假閒著就來參加,我覺得我能夠成功面試上的原因,除了很認真準備相關資料外,最重要的應該就是曾經到過北京生活過半年吧。
這是我個人認為面試官看到我的一個「亮點」所在,而我當時也表達強烈的意願,未來想去大陸就學或就業,加上又對當地生活環境熟悉,因此最後才選擇了我。
而後來回到台灣陸續有到「經理人雜誌」、「Collection in Taiwan」、「艾司摩爾(ASML)」、「XChange 數位內容大使」、「STP第七屆種子人才培訓計畫」、「微軟微接班人」擔任校園大使或實習。
我覺得應該很大一部分加分就是靠「交換」以及「小米實習」,換句話說履歷是慢慢積累出來的,但如果沒有一開始的「吸睛亮點」,後面的一切都不可能發生,因此我很感謝當初我做的這個「選擇」。
透過這次交換不但認識許多來自大陸各地朋友,而且也因為我有很多關於中國的一些見聞,不管是旅遊、交換當地生活等,跟別人比起來就顯得有很多故事可以聊。
回台灣後藉由參加不同活動及實習,不但認識很多朋友,也因為這些強大的經歷,許多人會主動過來攀談交流,所以交朋友(累積人脈)最好的方式就是你身上有值得他們佩服或值得學習的地方,這樣吸引過來的人會是跟你一樣同類型的人。
之前說過我在學校唸的是能源空調,在台灣也算是一個鐵飯碗,因為在台灣還蠻少有這樣的一個專業的,但是看到過大陸互聯網,以及物流的強大後,我發現未來網路行銷跟物流這塊,也會是個趨勢。
馬雲曾說過:「如果互聯網經濟是天網,就必須要建立一支強大的地網。」而物流就是所謂的地網,因此我看到未來的商機以及趨勢,如果有幸申請上北大的電子商務與物流的話,會跟大家分享的,之後就業應該會去大陸跟東南亞的。
開始寫文章也是因為想要記錄這段交換的生活,以及我身邊最好的朋友也開了一個公眾號,受到他的影響,開始慢慢想要把自己的生活、讀書、實習等等經驗寫出來分享給大家,也讓大家少走一些彎路。
我不敢說我的建議或我所走過的路一定是正確的,但我想說的是我寫的東西一定是發自我內心的真實感想,不管你喜不喜歡我都不會改變,也不會因為一些批評而就退縮,但大家的寶貴意見與交流,我一定會好好看過並回覆的,如果未來有機會的話,成為一位作家也不錯XD。
這是內在的部分,除了之前到印度當志工及自助旅行一個月外,之前完全沒有出過國,這次一去就半年,其實心裡驚驚(台語),但透過這次交換後,我發現我的內心變得更加勇敢以及堅強。
,許多不敢也沒有做過的嘗試都去做了,像是單車環島、跑半馬等等,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我對未來已經不再迷茫,而是在當下把握好每次所做的選擇,儘管與大多數人不同,但也不會感到擔心害怕。
就像我最近看的一本書『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教你如何變得更有價值!早晚有一天,可以不再為了生活出售自己的時間』作者李笑來講的:「聽大多數人的話,參考少數人的意見,最終自己做決定」
大陸交換及行旅: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4 則回應
匿名
2018-08-25 17:17 #1
好多實習跟活動經驗喔!超強的!!
0
2018-08-26 09:29 #2
其實都是一點一滴慢慢累積出來的~~並沒有很厲害,不過感謝讚美
1
2019-03-29 01:09 #3
小幫手提醒:#大學生懶人包 【海外交換全攻略】 裡面有提到這篇文章喔!!
0
匿名
2019-03-31 00:41 #4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