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前言 ]
今年我剛申請上Oregon State University,圖中是Oregon State的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申請一路走來真的非常辛苦,因此這篇文章我會把我準備申請的過程做一個完整的介紹 (趁著剛結束😅),其中會加入我的一些建議;雖然說我申請的科系和Program可能不會跟你/妳相同,但是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想要申請留學的人一點方向,免去一些不必要的擔心+提早做好準備。(p.s.這篇文章會中英夾雜請讀者盡量包容,會盡量讓內容不要太混亂!)
[ 基本資料 ]
0. 前情提要
接著我會就大部分申請留學該準備的東西做解說,同時推薦我自己有利用的資源,我也會點出我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並且講出我的建議,讓大家了解我申請過程做的每個決定以及背後考量到的因素,讀者可以藉由我的申請過程去評估自己的申請策略。
那就開始吧!Let's begin!
1. 關於成績......
儘管有著 " 臺大 "的光環,但是我因為四年都非常不認真念書導致GPA悽慘無比,所以想要建議的第一件事:如果你/妳想出國留學,你/妳就有 "義務" 把學業成績顧好!大多數的學校都會要求申請學生的GPA到3.0左右(稍微略低於3.0像是2.8~2.9都還能接受,像我這種2.52就爛得有點明顯了😞) 當然,如果是更好的學校對於GPA的要求也愈高。
或許你會說:欸你GPA這麼低也是有學校給你offer啊!事實上這句話說的沒錯,但是GPA影響的層面可能比你想像的更大。它就像是階級、第一印象一樣,10個人可能有8個人會選擇直接拒絕只因為你的GPA不好,剩下2個人才會再去細看你的申請資料。我投的好幾間學校都是還沒有到deadline或是deadline過沒幾天就直接寄拒絕信,足以說明很多學校也不太願意再花時間看你的申請資料了(雖然哀傷但這是事實😭)
申請過程中,我一直對我被拒絕的原因很好奇(心裡os:是不是有什麼毛病😐),於是我就挑了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rolina,寫信去問他們拒絕我的理由,如下圖:
結果,回信好快就來了,如下:
對的,就是這麼簡單,你念臺大也是一樣的。總之,不論就讀於什麼學校,想留學?Trivago!把GPA顧好才可以有機會申請到理想校系!
2. 選校策略
基本上,剛開始就是看排名!網路有非常多的大學排名網站如QS、USNews、Times等等,因為我申請的學校大多都在美國,所以我以USNews為主。 每一個網站都有它的評分機制,如學術聲望、畢業生就業、硬體設備、教學、師生比等等,由於每個人選得program不同,必須注重的指標也不一樣。
當你選定了一份具有參考價值的排名後,接下來就是抓排名!這部分當初我是詢問系上有輔導學生留學經驗的教授。
找教授當天我準備了履歷還有USNews的化工排名,跟教授說我打算申請的學位 (MEng or MS-non thesis),申請英語系國家等等。教授看了一下我的履歷(雖然只有一下但對我來說好漫長啊😰不知道教授看到GPA 2.52心裡是不是充滿鄙視+髒話都要飆出來了怎麼會有學生問這種鬼問題.......好我離題了),最後教授建議我抓30~80名的這個區間。
好,既然排名區間也抓出來了,接下來考慮的東西就因人而異了,比較跟學術相關的像是教授、研究內容,生活相關像是地理位置、學校環境、治安問題、生活機能、消費水平、在台灣的知名度等等,硬要我歸類的一個原則的話,那就是:問一下自己如果最後只有這間學校上的話,會不會去念?如果會的話那就放心的放到名單裡面吧,注意每間學校的排名不要太靠近,並且分成夢幻、中間和保底三個區塊。
最後就是要選幾所學校啦!正常來說10~20所都是正常的,對於申請背景沒有那麼好的同學來說,多丟幾所確保自己不會槓龜;成績比較學霸一點的,10所其實也差不多了!一切都取決於你的財力!(有乾爹的話想投幾間就投幾間👍)。
3. 研究經歷
前情提要,我預計今年秋季出國攻讀研究所,但是我真正下定決心要出國留學的時間點大概是我大四上的時候(2017年的11、12月),非常晚!!!(請大家不要學......) 比起進系上實驗室,我更希望自己當初升大四暑假是去企業實習......(可惜當時加入了一個實驗室但是教授不太鳥大學專題生+自己要暑修,浪費了整個暑假😩😩😩);因為我未來並沒有打算走學術路線,傾向進入業界,所以個人認為實習的經驗>>>進實驗室做專題研究。
BUT!!!我此時已經錯過了大學生的最後一個暑假了,等到大四畢業就不太能應徵學生企業實習了😣。為了要讓履歷上有些經歷,決定進入系上另一個年輕教授的實驗室做專題,研究金屬氧化物觸媒應用在甘油+碳酸酯的轉酯化反應(坦白說,研究主題並不是我最有興趣的方向,但是也不排斥)。在年輕教授底下做實驗一定比老教授辛苦,尤其大四下我又重修很多主科超崩潰,但是有學到的東西就比較心安些。後來也有做出一些成果,以共同作者的身分投了一篇觸媒學會的壁報 + 一篇研討會的口頭報告,對此我很感謝教授跟實驗室的諸位學長。
畢業之後在教授的推薦下,到了臺大凝態科學研究中心擔任兼職研究助理,研究鋰離子電池陽極材料的充放電測試以及觀察材料的結構變化 (這個主題我就很有興趣了😀),雖然說當研究助理過程中也是充滿坎坷+沒有發表,可是在這短短的四個月中還是學到不少東西。
說到這裡,想給大家的建議有三點 (以理工科系為例):
4. TOEFL
托福主要在測驗考生是否有在國外校園生活的英文能力,分成iBT(Internet-based Test)和PBT(Paper-based Test)兩種,大多數人都考iBT。托福iBT考一次要美金$180元,期限兩年......一不小心就失效了,所以大家都說ETS是ET$(誤。考試分為Reading、Listening、Speaking、Writing四大科,每科30分,滿分120,通常大家都會說要考到100申請會比較保險。
這樣的說法對嗎?我認為只對了一半,對的部分是說畢竟你要跟全世界的優秀學生競爭,這種可以量化、有客觀第三方機構認證分數當然是愈高愈好,但是當你點進去某些學校的托福門檻你會發現:除了少數頂尖科系會要求托福考到100之外,大部分的學校都落在總分80~90這個區間,並且要求哪一科要達幾分以上。Okay,那問題來了:那如果我某一科少了1~2分或是總分低了1~2分是不是就代表我不能丟這所學校了呢? 當然不是囉! 如果真的只差一點的話還是勇敢地投下去吧!入學委員會要從所有的申請文件來謹慎衡量這個學生是否要錄取,有些學校並不會因為這兩分而斤斤計較 (而且不在少數);相反的,對於有些學校就是硬門檻。
又一個問題來了:那應該考幾次托福呢?答案就是:看你有多少錢(大誤。考幾次跟個人財力、預期目標、時間跟耐力有關。JC我考了兩次,第一次沒補習89分,第二次補完習92分;一方面是時間因素,一方面是不想在這個階段花到太多錢,最後我就用92分這個成績去申請學校了。
92分,其實並不是很頂尖的成績,所以我不分享我的讀書方法,列出一些資源給大家做參考:
5. GRE
GRE測驗考生是否有學術和批判思考的專業英文能力,有General Test 和 Subject Test,通常學校只會要求General Test,有些人會另外考取Subject Test加強自己的申請資料。以General Test來說,考一次要美金$205元,期限五年,一年可以考五次,分為Verbal 和 Quantitative兩科各170分,再加上Analytical Writing,滿分6.0分。通常大家都會說要考到320(V150 Q170) + AW 3.0申請比較保險。事實上,有一部分的學校不會有GRE的門檻,只會說要附上成績,有些即使有門檻也不會來得太高。
之前曾經有一位Purdue化工的教授來到我們系訪問,就有人問到說GRE的英文很難如何如何,問那一位教授看法是什麼?那一位教授剛好是Director of Graduate Studies,他就說到:其實他們只會看Q而已,就是數學的部分;要看英文實力的話,他們會選擇看托福;他們也知道GRE的英文對外國人來說是個比較艱澀困難的英文,他們最關心的是你能不能在國外完成你的學業以及研究。
GRE我也考了兩次,考到316之後我就不打算再第三戰,在這裡一樣分享一些資源:
6. 英文考試時程
我的時程給大家參考,基本上我的建議就是:先考GRE再考TOEFL,不要一起準備!GRE對考生而言比較像新的東西,尤其是英文跟作文都需要花很多時間。由我的時程可以看到,其實這一年光是托福和GRE各兩戰對我來說真的非常趕!!!如果有提早立定志向的話,大二大三就可以開始準備GRE了(至少英文還沒退化那麼多QAQ)
7. 推薦信
通常一所學校會需要三封推薦信;推薦信我一共找了四位教授,原因是怕教授負擔太大 + 要是某一位開天窗還可以趕快拜託另外那一位教授;四位教授中,一位是我大學專題研究的指導教授,一位是我在凝態中心的老闆,剩下兩位是選修課的教授;我的原則就是:要找了解你的教授,不一定要是大牌的! 了解你的教授比較能在推薦信中具體的點出你的優點,有技巧的避開你的缺點。
不論你找了幾位教授,接下來要面臨的問題就是:推薦信好多好煩RRR!!! 我採取的方法是給每個教授建立一個Google Sheet並且開啟共編連結給教授,如下圖:
我會把每位教授要寫的推薦信按照Deadline的先後順序排好,同時學校名稱和Program註明清楚方便教授核對,也清楚知道哪一封應該要先寫;Account的欄位寫Registered代表著我有註冊帳號,如果還沒註冊就留白;Email Sent代表從申請系統寄出推薦信邀請到老師的信箱,Email Receive代表老師有收到推薦信邀請(這一欄比較可有可無),LoR Completed代表我收到老師推薦信的日期,通常系統會寄一封信告知。
雖然教授們都很忙😆,幾乎沒有什麼時間看這個表格,但是至少這個表格可以讓你跟教授都很清楚現在的狀況,同時要定期寫信跟教授保持聯絡或是提醒教授寫推薦信,不要覺得這樣會造成教授困擾! 教授比任何人都清楚你現在為了升學焦頭爛額的心😅,而且他們有時候90%都是真的忘了xDDDD
推薦信表面上有人可能會覺得這是教授的工作,但我覺得推薦信比較像是:教授用他的信用跟學術地位跟國外學校擔保你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學生,要盡可能讓教授好幫你忙,像是提供你的CV跟SOP都是一定要做的事!申請結束後也別忘了寫封信跟教授表達感謝!
[ 結語 ]
打到這裡一天已經過去了,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發現少了什麼?沒錯,就是CV和SOP,這個部分打算在下一篇文章在好好跟大家說明,這一篇文章已經夠長了啊😝
出國留學對於每個人都是難熬的一段旅程,但是在這段時間裡面你會有你意想不到的成長!想當初我下定決心要申請的時候,剛開始也覺得沒什麼,愈到後來各種打擊各種困難毫不留情的賞你巴掌!我曾經聽到一個留學講座的講者講到:
" 我的GPA只有2.3,然後我要轉領域,我沒有研究經驗,所以我要把能做的、我能把握的、我還能改變的事情,都做到最好! "
這段話打動了我非常多,也是我能一路撐到最後的精神食糧;現在我要把這句話送你/妳,希望即將踏出這一步的你/妳有無比的信心去面對接下來的每個挑戰!
歡迎分享,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
p.s. 歡迎閱讀我後續的留學文章!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17 則回應
匿名
2019-06-18 13:01 #1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9-06-18 14:35 #2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9-06-19 00:54 #3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9-06-24 22:38 #4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9-06-27 15:48 #5
鼓勵了作者
0
2019-07-03 12:28 #6
小幫手提醒:修煉之路長無盡,延長賽事再出擊 佈告欄週報6/16-6/22 裡面有提到您的這篇文章喔!
0
匿名
2019-12-23 02:12 #7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1-06 02:13 #8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1-12 18:31 #9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1-21 02:35 #10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2-09 23:31 #11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3-06 20:13 #12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4-21 02:16 #13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4-24 00:37 #14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5-21 02:28 #15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8-20 02:19 #16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11-17 22:54 #17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