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裡,許多的技術,隨著時代的演變被冠上各種不同的名目,而唯一不變的,大概只有技術本身的核心概念。
如果說人類追求進步的原因不再是源自貪婪的慾望,世界又將如何改變呢?
「科技始終源自於人性。」在現今社會中,如果說要探討人類科技進步的推手與根本原因,常常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金錢與各種利益。倘若一個新的專案,並非與當今時下熱門議題有所關連(如:AI、5G等…),則將很難得到投資方的資金贊助與幫忙,在有限的資源下許多對於社會進步有著顯著助力的專案,不是胎死腹中,就是資源耗盡後,就地解散。
此番景象不論是在世界各國,均頻繁地發生。筆者於求學過程中,有幸能跟著普羅大眾稱之為Geek的老師們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研究的架構與動機,乃至於題目與方向的找尋,其概念皆均深深地烙印在筆者的心中。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5W1H的方向定義與研究題目的探討。
在諸多研究與題目中,找到該領域所空缺(九宮格法),且對於人類發展有著一些突破的題目,並朝之努力且做出結果。對於專注於知識地探索與領域發展的進步的學者們而言,如此往往只是踏出了距離真正發展與改變世界的一小小小步。
隨著廣泛應用的情境與實驗需求的增加,絕大多數的學者們都得面臨的一個問題 – 「經費從哪裡來?」
然而,一項技術的發展往往是需要投注大量的心血與資源,不論是開發中實驗的成本,抑或是專利申請後的維護,均對於研究團隊有著一定的負擔。在這時,有些研究人員或專案管理者,想盡各種辦法將當今時下熱門的議題灌在其研究與專案名稱的前方。倘若,該研究對於該真實領域是有一定貢獻度且真正對於各方發展是有價值的,則能藉由此法,順利地進行發展下去。
不幸的是,目前許多的專案研究與該內容旨在攫取社會資源與搜刮各種利益。市面上目前充斥著各種以「大數據」為名的專案研究,其建模與分析往往只是幾千幾萬筆資料表格拉一拉,並未發現任何或極少且簡略之「自動化」的過程參與其中,而卻坐擁大量的資源與資金。常常轉瞬間,公司收了,專案結了,錢捲一捲拿了跑了。結果,熱門領域與該領域皆未能得到充分的資源,以利其長期發展。
每一間成功的的公司內一定有其核心競爭力與能力,在企業面臨挑戰或問題時,能以其核心能力解決問題,而此能力不一定為當今時下熱門之主題或工具。雖然,數據亦可被視為看待問題的一種角度,但應用數據與發展或開發AI於根本上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事情。許多公司企業乃至個人,在未完全了解該領域知識時,即以該議題為招牌,各種搜刮資源。
試想,於經濟學中,資源若為有限的情況下,投資或開發的效度,即為一重要指標。倘若公司本已具有相關或類相關之核心能力,則在開發上必能以知識的堆疊加上該領域的應用(e.g.系統開發或整合),增加其產品競爭力或開展出新的商業模型。
反之,企業與個人倒不如投注於其原具有之背景知識、核心價值與核心競爭力,就算是應用數據或其他熱門議題,目的也是為開闢新戰場或提高原核心能力之競爭力。而學習有興趣且能力可負擔之專業技術與議題,則更有機會能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筆者以為,世上所有的知識一定都具有其價值,不論其是否在漫長的人類發展歷史中佔有一席之地,都一定直接或間接改變了某些進程。因此,如單純只是一昧地追尋著潮流,而未經仔細思考或評估即隨波逐流,將會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 blink.com.tw
5 則回應
匿名
2020-04-23 17:34 #1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4-23 17:38 #2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4-24 00:35 #3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4-26 02:16 #4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5-01 19:28 #5
鼓勵了作者
0